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映照过去,洞彻未来(完) (1 / 2)
黄华峰离开八达岭之后,直往东北飞去,如流光飞遁,速度奇快,不过一刻钟,竟愣是从居庸关来到了长白山。
长白山因主峰白云峰常年白雪积埋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原始森林茂密,瀑布飞流,峡谷蜿蜒逶迤,冰雪云雾覆盖,地下河床潺潺,熔岩石洞交错,实是无双胜境。
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不咸山就是现今的长白山,自远古传闻,长白山藏有离火之精,更有暖玉、寒玉伴生。
长白山是一座火山,火山口有一个水波清澈、莹莹碧绿的湖,宛若天上的甘露仙池,故有美誉唤为天池。故老相传,天池里潜藏着水怪,有人说是牛怪水妖,有人说是神龙潜伏,空穴来风,这些神异说法不会无端端冒出来的。
到了长白山上空,黄华峰正欲从云端落下身形,元神中却映照出天池周边散散落落围着一百多人,这些人体内元力波动,竟全是修士。黄华峰觉得诧异,心神一动,运用术数掐算一遍,立马知道他们所为何来,当下忙不迭使个隐身符,只见他的身子清光冉冉,倏地隐匿不见。
修炼到炼?化神的境界,元神可以千变万化,可大可小,能隐能现,刹那间游遍五湖四海也不在话下。但肉身乃是凡胎,并非元气,想如意使唤必须要等到炼神返虚时,元神与肉身磨合在一起,不分彼此,斯时,自然亦能千变万化,可腾云驾雾,能呼风唤雨。此时,黄华峰却只能借助隐身符与道契合的威力把自己隐匿掉。
看着眼前形势,黄华峰不由思忖道:“看来他们的意图和我一样,都是为了湖中的呲铁而来。”
二十年前,黄华峰游走四方时,路经长白山,慕名而上天池。天池盛名不虚,果真美丽非凡,黄华峰在这里一时流连忘返,竟逗留了好些时日。待到要离去时,岂料恰巧望见一头水怪在水中拱了一下身子,但转眼间又失去了踪影,虽是惊鸿一瞥,黄华峰却把它看了个真实。
在天池找了好多遍却根本不见那头水怪的踪迹,黄华峰只好离去,但他尚不死心,回去多方翻找荒诞古籍,又经赵郢铭、青木子等人证实,终于弄清了水怪的名目。《神异经》里的《中荒经》有载,有远古神兽呲铁,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
呲铁由于喜以铁石为食,遂常出没于铁石遍地之处,又往往在温凉适宜的水中潜伏。每一甲子,呲铁都会在中秋月圆之夜冒出水面,吸纳月光精华,淬炼肉躯。这时候的呲铁最为虚弱,故而要捕捉它就得在此时此刻,否则凭它那远古神兽的凶名,就算来了一位大罗金仙估计也要亡命逃跑。
这般想着,黄华峰遂随意寻了一处高地,布置下数个禁制,盘膝坐下,闭目养神,静待晚间来临。下方,在天池四周,一众修士如临大敌地谨慎巡察,禁止一切外来人靠近。看他们的架势,杀气腾腾,仿佛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马一窝蜂杀去,把不听劝告者打杀掉。
说起来,长白山有两个名气颇大的修真门派,分别是以炼丹、炼器而著称的丹器宗和以灵玉立派的玉霞派。玉霞派的修炼功法很是奇异,乃是以玉石中蕴藏的精纯灵气为元气来源,故而修炼时须得时时持玉。倘若有灵玉修炼,玉霞派中人,自然是修炼神速,但要是只有一般的玉石,那就凄惨了。
好在当今之世,修真没落,灵气稀缺得很,因此得以让靠玉石修炼的玉霞派大放异彩,本是末流门派、鸡肋功法,现在却有了很大的名气,在修行界的地位也往前挪了好几个。
散落在天池周边的一百多号人正是丹器宗和玉霞派的门人弟子,他们在长白山这一分半亩地确实能够横着走,也就难怪他们会如此强横跋扈了!
由于离八月十五月圆之时还有三天,黄华峰只得藏在禁制里神游太虚,诵一诵《黄庭》,念一念《道德经》。清风徐徐,岁月悠悠,静心时只觉时间飞快,恍惚间就到了八月十五。
那天大早,天色尚蒙蒙亮,雾气腾腾,晨风习习,天池边就开始热闹起来。丹器宗、玉霞派两派高手倾囊而出,在掌门的率领下带着一众弟子疾奔天池,各个神色凝重,凝重中又带着一丝兴奋。
甫到天池,立时行动起来,玉霞派布下三十六天罡阵,丹器宗摆出七十二地煞阵。天罡在内,分为三十六方,每方又有五人,是为正反五行天罡阵;地煞在外,分为七十二方,每方三人,故成奇正三才地煞阵。二者结合,乃成天罡地煞大阵,看来为了捕捉住呲铁,两个门派真是耗尽了心血。
天罡地煞大阵的威力自不消说,倘若布置得法,那绝对是连大罗金仙也不敢小觑的奇阵。两个门派把大阵布置妥当,立马把身形掩藏起来,屏住气息,静待呲铁自投罗网,斯时发动阵势,杀气冲天,斗转星移,日月无光。见到此景,黄华峰冷眼旁观,乐得观虎斗,待到双方拼个筋疲力尽,便是他渔翁得利时。
一天时光很快消去,白昼潜伏,黑夜弥漫,一轮圆月悠悠升起,斜挂在东天。华光撒散,晶莹清淡的光亮仿佛珍珠弥散的光芒,清亮明洁,澄澈澈,让人觉着温润。月华并不招摇,它既不璀璨夺目,亦不耀眼争辉,她只是柔柔的,却扣动人的心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