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先有闻道,才能明道(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先有闻道,才能明道(下) (1 / 3)
        窃窃冥冥的玄妙自虚空而来,充塞在黄华峰的脑际,灵光一现,一丝明悟宛若闪电般劈过灵台。黄华峰微微一笑,手刀飞快地雕刻着大石块,尚不到一分钟,四尊神态栩栩如生的雕像展现在两女的眼前,其中的韵味却是和第一尊大禹像丝毫不差了,正是伏羲、女娲、唐尧、虞舜的雕像。

        雕刻完四尊石像,黄华峰喜色益盛,身形一动,便转身走进房内闭关修炼。这一次闭关,很是重要,能否达至炼?化神在此一举。

        修道有**,有三不动,**易解,乃是身心合一,摒除杂念。三不动却是:一为炼精时身不可动,二为炼气时心不可动,三为炼神时意不可动。《中和集》卷三:“炼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炼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息矣。生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

        炼精化?时身不动,则心不外驰。要知欲要修炼,重在修心,这修心却是修道的根基。而要修心,首要入静。入静方能调息理气,正是一息不存,道将契来,一念不生,道心合天,此是天人合一。华夏大地的修士孜孜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人与道合。

        唯有天人合一才能闻道,悟道,乃至最终明道。所谓抱元守一,居中扼要,万念自熄,万法自生,万象自灭,虚灵神光普发照耀大千世界恒沙宇宙,化身万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就是虚极致静,神通自显。

        黄华峰以武入道,短短时日就有今日的地步,在外人看来实在是天纵奇才,但他自己却知道倘若没有大缘法大机遇今生恐怕是大道无望了。一切皆因为他没有师门指点,更无功法可以参照修炼!

        当日黄华峰在中央图书馆地下藏书室带出六本书,其中两本乃是符咒篆录及雷法之术,余者介绍的却是修炼功法。这四本书是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残损孤本,其中涉及的是堂堂正正的原汁原味得三元修炼之法,更有提到禅宗的一些明心见性的佛门法门。

        诸般杂法对于黄华峰而言,除却法术却是无有大用,欲要仗此修炼得道真个是妄想。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从天地自然中自可悟到大道。

        有言道:“体悟,心悟,心行合一,方为真知。”

        又道:“天地钟神秀,自然映道胎。”

        黄华峰盘膝端坐,灵台一丝清明不灭,真元运转,返观内视。浑身黏稠真元流转,全身窍穴大开,诸多经脉显现,一粒黍米大小的种子滴溜溜地悬在气海穴下丹田处。真元每运一个小周天,在黄华峰通幽洞微的神识观察之下可以发现,那真种便会缩小一丝。

        黄华峰把神识分出一缕附在真种上,立时觉得自己化身为一道人影落在一个金灿灿的圆球之上。黄华峰神识搜查,但见圆球表外上空一片黑暗模糊,竟连神识都无法穿透。时光流淌,不知过了多久,黄华峰呼吸一滞,忽见哪黑暗模糊之中,一道道华光凭空冒了出来,仿佛是一下子无中生出来似的。

        这一道道华光正是天地灵气、元气及各种精纯能量。

        西玄山洞久不出世,这灵气尚算充足,也无其余驳杂元气混在其中,实是修炼的好去处。但黄华峰泥丸宫里的太极图委实诡异莫测,纵然没有这些精纯灵气,他也依然可以通过太极图吸收转化各种异种能量为己用。实际上,当务之急乃是搞明白众多能量是如何从泥丸宫神秘地出现在下丹田,接而被小还丹吸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