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洞天福地(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洞天福地(下) (1 / 2)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他们在道教敬奉的众天神中,地位尊崇,超然物外。这三人威名赫赫,权势熏天,合力便可完全架空玉帝及诸多天帝,乃是仅次于三清道祖的有数几位神祗之一。

        相传,唐尧定日月星辰位次,校正春夏秋冬四季,使众生沐浴他的大德,故而被后世人尊为赐福天官;虞舜制定祭祖祷告上苍的礼仪,宽放获罪的刑罚,令四海宾服,万民感恩戴德,是以被后世人尊为赦罪地官;大禹治水而救万民,制九鼎以压华夏九州气运,让众生深受其恩惠,因而被后世人尊为解厄水官。

        这西玄山洞正是三位大帝人间遗留下的府邸,镇府石碑上镌刻着的正是“极真洞天”四个字,想来“三元”二字乃是后人杜撰出来强加上去的。玄者北也,修真界中人一直以为西玄就是西北的意思,西玄山洞也就是在西北的深山洞府,实则这完全曲解了词义,“西”五行属金,“玄”应该是黑色,水崇黑,所以应是金水洞府。至于取这古怪名字的真意,怕是要让三位大帝亲自解说才可能清楚。

        正当黄华峰把缘由娓娓道来时,两人已然并肩走入洞府。进得府门,往左拐行了约莫五十米光景,忽见眼前一亮,一块宽敞广阔的土地乍然映入他们的眼帘。一眼望去,天地看不见尽头,金乌高悬,鹰击长空,山峦起伏,绿地如茵,险峰峻岭峭立,河流蜿蜒盘旋。

        但见近处丛林茂密,野草丛生,河流激荡处,水草肥美。远处奇峰高耸云天,轰隆声中瀑布飞流直下,峡谷蜿蜒逶迤,地下河床潺潺,熔岩石洞交错。山脉延绵,蜿蜒起伏,低者挺拔秀丽,山清水秀,高者雄伟巍峨,冰雪云雾覆盖。真是沟壑险峻固然雄奇,水流激遄颇为壮丽!

        眼前野草丛生,灌木挡道,一条五米宽的河流缓缓流过。黄华峰带着蒋淑云御剑凌空,居高临下俯瞰,只见众多河流纵横交错,组成一张水网,覆盖着这一片土地。河流小者宽不过三尺,大者宽阔达二三十丈,水流清澈见底,水草肥美,鱼类成群,让人觉得仿佛身处江南水乡。

        两人踏着飞剑缓缓而行,经过了茂密的丛林,险峻的山峰,平坦的平原。森林里猿猴嬉戏,恶狼捕食,狐狸奔走,野猪咆哮;灌木林里,野兔跳逃,毒蛇盘行;平原上,牛马奔腾,野鹿成群,飞鸟翔空,雄鹰虎视。真个是山水秀丽,钟灵毓秀,人间无双胜景!

        秀美的景色让人看得心旷神怡,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两人踏着飞剑飞行,竟不觉不知飞了万里之遥。只见一个方圆千里的湖泊倏地出现在眼前,湖泊正中稀稀疏疏坐落着十数个岛屿,大者上十里方圆,小者不过三尺见方。

        最大的岛屿上有一座宫殿,宫殿苍凉古朴,洗尽铅华,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殿门前左右各立有一个大鼎,大鼎高十尺,宽三尺,其上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画面。两人落在殿门前,看得真切,左手边大鼎上刻着一位白衣秀丽女子击杀一个肌肉虬结的大汉,画面里波涛汹涌,万里之地尽皆被洪流淹成水泽,生灵涂炭,百姓无家可归;右手边大鼎上刻着一个俊朗男子在地上不停写画,他的旁边还放着两卷皮纸,画面里经天纬地,日月星辰升落,四节变化无常。

        蒋淑云仔细端倪了一下,讶异道:“这是什么意思?”

        黄华峰沉思一会,说道:“这两个大鼎上的图画说的应是远古时候的两件大事,伏羲氏作八卦,女娲氏击杀共工氏。”

        蒋淑云恍然大悟,觉得在理,美眸四转,仔细打量着周围环境。但见临近湖水旁边,生长着三棵四五米高的怪异杨柳树,万千垂柳挂在杨树上,却是似杨树非杨树,似柳树非柳树,倒长得稀奇古怪。微风轻拂,几根柳条迎风扬起,恰好拂过鳞波水面,把清澈的镜面破坏了平静。

        正看着,蒋淑云忽的惊奇道:“那是什么?”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杨柳树的根须处长满野草,成百上千颗晶莹剔透的珠子散落草丛中,在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两人疾步冲去观看,却见这闪闪发光的珠子正是圆溜溜的珍珠,这些珍珠五颜六色,大小均匀,每一粒的直径都约莫五厘米。这些珍珠看着高雅纯洁,玲珑雅致,仿佛贵妇一般矜持,绚烂却不失大气,实是珍品中的珍品。倘若说不久前捡拾到的珍珠算得上是贵妇人,那么这些珍珠便是高贵雍容的皇后。

        湖水中,无数黑白蝶贝、蚌贝竞相吐珠,一粒粒珍珠从它们的口中吐出,稀疏几颗落在岸上,绝大部分掉进水里。乍见此状,两人一时惊呆了,未曾想过大自然竟如此神奇,也不知这蝶贝缘何竞相吐珠,像是无有穷尽。

        好一会,黄华峰才想起了一些传闻,《海史.后记》记载,大禹时代,曾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据《尚书.禹贡》载云:“珠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这里的嫔,即蚌的别名。

        大禹为何定珍珠为贡品,古文多是语焉不详,想不到却在这里见到恁多蝶贝、蚌贝,它们恐怕是被大禹帝用**力挪移来湖中生养的。这西玄山洞乃是三位大帝用**力开辟出来的小天地,据传言,它周回三千里,但黄华峰略略察看,却发现其中颇有差异,这方小天地怕是方圆数万里,有些神异也不奇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