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文昌剑宗(上)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文昌剑宗(上) (1 / 3)
        黄山乃三山五岳之一,常年峰顶云遮雾绕,怪石铁骨峥嵘,云海舒卷若波起风涌,奇松林立层层叠叠隐隐约约,真是独得雄、奇、险、幽四境之美。但众人皆知黄山,与之齐名天下的齐云山倒是少了些名气。

        那齐云山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又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自古名山多异士,齐云山自然也不例外,凌崖之上坐落着数十道观庙宇,隐藏着众多修真门派。

        齐云山初始乃道教圣地,但自从隋唐五代三教合一以来,经过宋元两朝磨合,早已是三教混杂不伦不类了。道观供奉着八仙,旁边又供奉着**;真武观里除了玄武大帝,两侧竟是十八罗汉;文昌帝君的庙宇却又有龙君、菩萨供奉在侧。如此种种,儒、道、释三教气息浓厚。

        这般一来,齐云山各门各派的修炼之法也是稀奇古怪,有禅宗炼邱祖金丹**,有八仙观弟子修欢喜禅硬要说是吕祖性命双修,更有和尚、道士欲养浩然正气。诸般乱七八糟的混杂让人哭笑不得,各宗派本已失了各教真义,又偏偏牵强附会,硬是把修真法门说成三元丹法。

        在齐云山各派各宗里,有一修真门派名唤文昌宗,却是拜文昌帝君为祖师。文昌帝君实际乃是东晋人张亚子,此人生养浩然正气,扬威修真界,于是开宗立派,而后世帝皇封他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因而他的宗派便称为文昌宗。

        张亚子本来擅长生养浩然正气,但传到后世,这文昌宗也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竟是转为剑修了,又学得一些上古巫术,这才有了现今的偌大名声。在修真界立足不容易,而闯出名声更是艰难。

        修真界承平,各门各派闭关修炼,为着中外百年之约备战。但这一日,文昌宗的宗主霍梓却是大发雷霆,在大殿里咆哮不已。宗主发怒,整个宗门上下自是紧张,闭关修炼的众多弟子门人纷纷闻声而出。

        文昌宗只是小门小派,整个宗门正式弟子也就二十来人,宗主霍梓添为宗门里第一高手也仅是灵寂后期而已,卡在这一境界已然数十年光阴了,就是无法踏出一步碎丹成婴。宗主夫人王菁姗本是霍梓师妹,也是宗门第二高手,修行多年也不过半年前才达至灵寂后期。

        在当今之世,修真没落,灵气消散稀缺,便是昆仑等大门大派的灵山宝地也是不复先前光景,何况齐云山!况且齐云山宗派林立,大大小小竟有三十多家,偌多门派各凭实力瓜分了整个齐云山**,这文昌宗也不过占了一个不好不差的地方罢了。

        正因为门派人丁不兴,霍梓才会苦心孤诣经营着宗门,对门中弟子宝贝得很,想着把它发扬光大。但现今他唯一的儿子竟被人杀害了,你叫他焉能不怒火熏天!

        有文昌殿童子敲响悬挂殿前的铜钟,钟声急促,一声紧衔一声,霎时响遍四方角落。

        齐云山山势雄奇,峭峰高耸,云海深处,隐见悬崖绝壁;怪石嶙峋,长草招扬,林木丛生。青藤漫漫,或缠绕着草木,或绑缚着怪石,繁盛之处,又有数之不尽的藤蔓凌崖垂下。诸般险峻,却是闭关修行的不二之所,此中就有一个悬崖引人耳目。

        悬崖之下有一凹凸,峭壁之上竟被人开辟出一个洞门。洞门口被垂下的藤蔓遮挡住,看情形却是有些年未有人出入过了。钟声响动,这里自然也听得到,待得钟声愈发急促之时,便见一人从洞内走了出来,细看乃是一位道士。

        道士出得洞门,踏着藤蔓飞身直上,落到悬崖上也不作停留,祭出宝剑,展开身法,如流星一般飞射而去。十里之地不过眨眼功夫就到,道士刚停下身形,却见上空也匆匆落下一个道士。

        见到来者,道士忙恭敬打招呼道:“张铉见过大师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