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道总 (1 / 2)
老道士看到黄华峰语态拘谨,不由笑道:“你也不用对老道太过客气!我们练武之人虽说比较注重辈分礼数,但邓公也说了中国要与时俱进,我们武术界终究也是要变通一些的。”
黄华峰闻言,也是一笑:“虽是如此说,但我们民族的传统‘尊敬师长’再怎么说也是美德,抛弃不得。”话这样说,黄华峰语气毕竟还是轻松了点。
好像想起了什么,黄华峰转而奇问道:“道长认识晚辈?”
老道士十分干脆道:“老道大门没出过几回,哪知道你小子是哪个石头蹦出来的!”
黄华峰这就更奇怪了,非常讶异道:“那道长怎就把这等拳法轻易传给小子了?”
老道士淡淡说道:“拳法创出来,无非就是想把它流传下去,否则还绘那么多拳谱干嘛?秘珍不传未免失了真义,到得最后,我们堂堂中华武术难免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说到这,老道士忽然眼露狡黠之色,微笑道:“再说,我也只是打了一趟拳法而已,并没有教会你什么东西。”
黄华峰听到此语,一阵哑言,他想不到这前辈高人般的道长竟然也会耍赖,不过转而一想,发现这老道士还真没有手把手教他拳法,最多只算是“打了一遍拳法给他看”。中华国术博大精深,每种拳法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一般人纵使极其一生也无法练到大成,更不要遑论博学众家之长了。
称“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对敌总是使用一个招式崩拳,而且严格来说只是半个招式,但是却足以击败对手。就是黄华峰自己虽说精熟咏春拳、八极拳、铁线拳、太极拳,但真正用之比斗的也不过是太极拳而已,而且就算是太极拳,黄华峰通常也只是使用一招――云手。别看老道士可以把太极拳拳义融入各路拳法中,但严格说起来,他也不过精熟太极拳罢了。
这就是“拳练百遍,其义自现”,又有“千招万招,不如一招精熟”,一招拳法,练到极致,就是无敌。这句话放到任何时代,抑或任何方面,都是真理。
一想到这里,黄华峰心中的疑惑顿解,当即对老道士说道:“道长的无私之心,晚辈佩服万分,并当谨记于心。他日晚辈若有所成就,定当摒弃门户之见、派别之分,把我们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老道士淡然道:“门户之见?派别之分?嘿,这世上又哪有什么南派北派?少林、武当本就是一家,世人偏偏强迫把它分成内家、外家,却不知这使得武术越传越谬,倒失了本意。”
听得老道士之言,黄华峰一惊,在他练武的生涯里,一直都以为中国武术“北崇外家少林,南尊内家武当”。现在却忽然发现所了解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这就好比有人告诉你其实你一直活在虚假的梦里世界,何其荒谬!
老道士看见黄华峰形态惊讶,不由接道:“你是不是不相信我的话?那我说一个人,我武当山道总乾乙真人徐本善,你总该知道吧?”
一代宗师徐本善,黄华峰如何会不知道。徐本善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杞县人。1931年春,贺龙率红三军由洪洞撤退,经襄阳、谷城、均县、郧阳折至武当山,遂前去拜见徐本善。徐本善率道徒50人于紫霄宫东天门外迎接贺龙及其部下,并令弟子冷合斌、水合一、李合起等暗中护卫贺帅。一日入夜,徐本善暗率弟子3人飞行山路200里,拂晓到达老河口,在群众帮助下,配合红三军截获敌人子弹50万发。贺老总对此十分感激,代表全体指导战员表示感谢,并拜徐为师,演练武当拳法。待到红三军战略转移时,贺老总临去亲作一联相赠:“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首嵌“伟樵”,尾嵌“紫霄”,借喻徐为紫霄宫之首,以示推崇。
老道士又道:“世人只听说徐道总太极功夫了得,却可知他幼时曾练过内功、外功、轻功、硬功、软功、指功、趾功、腿功、臂功、眼功等十功?何谓外功、硬功?那就是金钟罩、铁布衫。大家都道这金钟罩、铁布衫乃是少林外家功夫,却不知当年徐道总就极为精通此道。当年天津形意拳名家付剑秋先生与徐道总比试,徐道总任其拳打脚踢均毫发未伤,两人打出交情,遂握手言和,结为道友。你且说这是外家,还是内家?”
黄华峰听问,不好回答,当即沉默不语。老道士再道:“嘉庆年间南少林至善大师使得一手太极拳,借力打力,这又属于哪一家哪一派?”
老道士如是再言,黄华峰左思右想,发现还真不能分出哪路拳法是少林专有,哪一路拳法又是武当秘功。众多不懂武术之人,往往强分内家外家,哪想得到这武术练到极致,自然会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一般说来,这练武是要内外兼修的,练内府五脏和练筋皮骨肉从来就要协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