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武当(上) (1 / 2)
也许是想到了中华国术的现状,黄华峰心下不无悲哀,但更多的是对把这国粹发扬光大的一种沉重责任。曾几何时,黄华峰也像其他武者一样对身怀的秘技珍而不传,但自从学得吴公仪一脉太极拳之后,才发觉以前的行为何其荒谬!国术唯有发扬光大,才不会在历史长河里消失,才能够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1966年**起,武术“反唯真”活动激烈,武术被否定,反对实战,旧拳谱书籍被销毁,就连大部成名武术家也因为旧时代问题而遭受到迫害。待到文革结束,中华国术的精髓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理论部分,或体育表演等套路花架子。
贺梦纤有些狡黠问道:“黄老师是哪位武术世家的公子?”
黄华峰想得多了,有些恍惚,一时之间连贺梦纤在问他话也没听清。黄华峰摇了摇头,抛去诸般杂念,定神向贺梦纤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陈林明见黄华峰先前走神,有点担心道:“黄老师,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你先休息,我们就不打搅你了?”
贺梦纤也道:“是啊!黄老师,我也没什么大问题要问的,你先养好精神,明天我再问也不迟啊!”
黄华峰不由摇头失笑道:“刚才想到了些事情,一时出神,所以不曾听闻你的话。你还真以为我能有什么大事?”
四人仔细观摩了一下黄华峰,果见他精神奕奕,都放下心来,吁了口气。叶政心直口快道:“吓死我们了!我刚才还以为黄老师与那些匪徒打斗受了什么暗伤呢!”
众人闻言,都莞尔一笑。贺梦纤笑道:“你真有想法!嗯,对了,黄老师,我刚才问你师承哪一门派,又是如何在武术没落的现代学到真功夫的?”她这话却是改了口。
黄华峰闻言,微微一笑:“我从小就喜欢武术,尤其是看了李小龙演的《精武门》之后,更是生出练武之心。我虽然出生在广东,可惜不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当时家里条件太差,供不起我读武术学校,但这股热情却越发涨了起来。我曾奶奶很疼爱我,看到我整天舞棍,便唤我到身前,说她要教我拳法,说是她父亲传的。到得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曾奶奶的父亲在民国时竟然是一位武术家,人称‘阳江刀王司徒平’。”
贺梦纤娇问道:“老师的功夫是家传的?”
黄华峰失笑道:“我真正拿手的功夫乃是太极拳,怎么会是家传的?曾奶奶只教了我一套呼吸之法,却没像她开始所说那样教我打拳,这仅仅为我打了个牢实的基础而已!我第一次学的拳术是咏春拳,是佛山叶问一脉所传,虽然所学不全不真,却是咏春拳不假。”
计科联抢说道:“叶问,我知道!甄子丹演的武打电影《叶问》,我看过的,网上都说他是李小龙的师傅呢!”
叶政很鄙视地看了计科联一眼,说道:“这是中国八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儿,你插什么话?就你懂?听黄老师说!”
陈林明闻言,嘿嘿一笑。黄华峰接道:“李小龙是叶问十大弟子之一,他所创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有两大武术之乡,一是河北沧州,二是广东佛山。我在佛山也见过些奇人异士,黄飞鸿的弟子林世荣一脉为了锻炼腿脚,单脚可穿十公斤的石鞋走路如常;‘神枪李’李书文的关门弟子刘云樵一脉在国民政府南逃时曾流落在此,也见过其搂桩、靠桩练拳,或劈挂出掌。承蒙他们看得起我这后辈,多少指点了一番,使得我有幸得窥此等拳法冰山一角。”
“直至一日,遇到陈正分老师,他见我勤好武术,遂不避门户之见,把他学得的吴公仪一脉太极拳尽数传授给我。这吴氏太极拳传自杨氏太极拳,乃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浦把太极拳简化之后所成,极为容易学会。杨澄浦年轻时懒散,不曾认真学习父兄的功夫,基础却是不牢,所以欠缺实战之用。我因为曾经学过逆腹深呼吸之法,又了解咏春拳、八极拳、铁线拳等外家杀伤力大的拳脚功夫,学得这手太极拳之后,倒得了几分神髓。我现在一身功夫,却是我把几门功夫融会贯通之后才得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