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二节 徐家治丧 (1 / 2)
七月初四,李明再次随徐妙锦进宫,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去觐见皇后娘娘了。进入七月后,徐后真的象是换了个人似的,初二便能起来走了,初三更是亲自过问了封地的事。李明这次入宫是前来答谢封赏一事。徐后念妙锦孝悌,李明忠诚,特赐京师北郊狮子山下五百亩。夫妇两才进紫禁城,便发现气氛不大队,一队队的宦官宫女都在跑,一会又有太医往前赶,徐妙锦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似的,也紧张了起来,催促着领路的宦官加快脚步,没多一会,消息传来,徐后薨,徐妙锦象是被抽去了骨头,一下子就软在了地上。
徐皇后,中山王徐达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燕王朱棣妃。靖难兵起,李景隆围攻北平,徐氏与太子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城拒守,立保北平不失。朱棣即位,徐低册为皇后。徐后美慧,屡有建言,曾对朱棣说:当世贤才良将,皆系高皇帝时的功迹卓著之臣,千万不可以新间旧,朱棣嘉纳。徐后还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赐于命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在病榻之上仍劝朱棣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纵外家。
永乐五年(1407)七月初四日徐后卒,年四十六。徐后去世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伤痛,帝休朝三日,追思定痛节哀,并诏告天下,为之服?。
考虑到徐后最后几日,因为徐妙锦婚事而回光反照,朱棣也念其功,事毕也是再三赏赐。这些赏赐,便宜了李明。
旬余未出七月,徐辉祖卒。中山靖王徐达有4子4女。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靖难后夺勋爵为民。次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绪,原为尚宝卿后升大同卫指挥佥事,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徐增寿之子徐茂先,娶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的长女兰阳郡主为妻,但他并不是把兰阳郡主娶回家,而是入了周王的封地开封。徐达的四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只有小女嫁了凡夫俗子李明。
南京的中山靖王府原先只有徐辉祖和徐妙锦两人,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徐妙锦嫁人,徐辉祖死,这下子,徐府里这一辈的人算是光了。
徐妙锦更是没想到,同在七月,居然先后大姐大哥都走了,悲恸不已,她也倒下了。李明没想到娶了老婆之后没几天就碰上了大姨去世,接下来又是大舅子去世,现在老婆又卧床了。把他忙的脚不着地,宫里、徐府、自家三头跑。
八月,徐辉祖死后一个多月,永乐诏群臣,考虑到徐达的功劳和徐后的德行,他决定让中山王的后人继续嗣勋爵。他没有选徐增辉和徐膺绪的孩子,还是立长,把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立为魏国公。这也算是对徐家的一个安慰,南京城里,徐府勉强支撑,没有倒掉。永乐的立长,让某些人又紧张了起来。象徐辉祖这么一个让永乐所痛恨的人,最后还是同意世袭勋爵,居然不是永乐最欣赏的徐增寿的后人,反还是长子长孙。别人不说,汉王一定不喜。
九月张辅回京,同时郑和的舟师也自西洋归来,整个京城轰动。这下子,总算冲淡了一点笼罩在李府上空的阴云。
李明得了礼部的单子,郑和九月回,十二月马上就要再次下西洋,这次下西洋,礼部已经决定向李明定购一批老花镜和太阳镜,其中部分可以作为御赐品赏给番国。这让李明觉得很意外,后来周忱过来告诉他,自汪精卫定了几付老花镜和太阳镜回国后,在国内从受欢迎。鸿泸寺会同馆等都接到番使要请求,请示天朝上国赏赐这种眼镜,若能提供制镜的技术那更好。
制镜的技术是不可能传给他们的,打赏一下倒也太可以。郑和说是十二月走,可实际九月他就要离开南京了,接下来他会到苏州和长乐两个基地,最后会在年底,从长乐再次出发,李明的时间很紧。
安排生产是一回事,而另一方面李实回来、张辅回来,李明也在等待着这两位大人物的接见。李明这会已经定下了他的规划,在他的关系网里,文以姚广孝为主,武就是张辅和李实。这会只有锦衣卫,还没什么西厂东厂的,只要与锦衣卫保护两好的关系,小事不愁。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并不平静,除了正常的外交活动以外,这次下西洋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爪哇国内战祸及郑和船队,有多名大明朝士兵被误杀,为此爪哇国王已经派使臣跟郑和回国,愿意听从大明朝皇帝的惩罚。二是在旧港国郑和的舰队居然碰到了海盗打劫,海盗头目陈祖义已经被擒拿押解回京师。
李明自然是喜欢听故事,虽然对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他知的不少,可这会听李真说那就又不一样了。
“陈贼以卵击石,某家不去寻他,他自找上门来,反省去了好些功夫,这事情也办的周全,生擒了那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