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节 泰山进香 二 (2 / 3)
黄俨大人陪朝鲜使臣上泰山进香,三百多人的队伍呀。怪不得要到东岳山庄入住,小点的店根本接待不了呀。
知县大人对安排进香一事,显然是极有经验的,县衙里的人手不多说,起码也来了一小半,加上那引起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一下子把本来并不拥挤的山道塞的满满的。
黄俨大人自然要陪着朝鲜的使臣,可得了空的时候,也会把李明招到近前说上两句话。这让那些礼部和鸿泸寺及泰安的县太爷很奇怪,不知这后生何许人也。这还在永乐朝,大家从李明的衣着上还能看的出来,他并不是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
李明心情郁闷,放眼看去,不是屁股就是脑袋。大明朝外交团的仪卫们真的是雄壮,个个都有一米八的样子,挑出来去外国唬人的身板不错。现在转在李明周围,明晃晃的铠甲,看着眼花,还真得弄付太阳镜挡下才可。
宋德福心里可开心,没想到这里还能碰到位大人,那衣着红红紫紫的品级不低。他没捞到和黄俨搭上话,已经得了李明吩咐,是内府的大人,出使朝鲜的使团。这明哥儿就是厉害,居然和出使番邦的大人们有往来。内府和国子监已经都给李宋下过单子了,已经听说礼部也在考虑把眼镜列入贡品,看来不是传闻。
永乐朝的内府宦官可与洪武朝不同,出镇边军、出使番国用的都是宦官,这些宦官当然初都是随着燕王打天下的,深得皇上宠信,能与他们搭上关系,好处是大大的。这使团里还有礼部和鸿泸寺的官员,呵呵,混个脸熟先。宋德福心思活络,与周边的护卫和官员们瞎搭讪。
与宋德福一般心情的是李明家的那些人,这叫一个有面子。现在他们也混在了黄俨进香的队伍里,恍然也似个大人物一般。这使团可是朝庭的排场,皇家的排场呀。胆小的两眼看着脚前的台阶,胆大的头抬的高高两眼看着天。不象是来踏春来进香,倒象是被拉出来游街的。
知县大人的安排果然是极为规矩,李明自跟上了这个队伍之后,也就不知自己在干啥了。从山脚下开始到岱庙,这一路上祭祀碧霞元君的道观还不少,那元君真神居然有诸多化身,或少女,或少妇。李明跟有大伙,别人弯腰他也弯腰,别个磕头他也磕头,别人嘴里念念有词,他也就小声的嘟喃,身心俱疲,心里就想着早点收工,要去店里休息一下,悔极了不应该到泰山,早知会受这个罪不如坐船去武当山了。
回到店里的时候,天都快黑了,这天怎么过的,李明自己都说不清楚,那碧霞元君什么样,他也不记得的。漱洗完了之后,又被那百户叫了过去,还要“接顶”。啥意思呢,原来上泰山祭祀进香算了得了福。求子得子,求官得官,求财得财,所以下山之后要庆贺一番,酒店里会安排下酒宴之类的。这会自然不是酒店安排了,那是知县大人安排的。公费吃喝,政府招行。
李明并没有被招到主桌,而是在大厅里的附席上,他和宋德福安排在一桌,下人们也都有安排,只不过在院子里。这餐越吃越饿,主桌上的大人们不能动筷,他们也不能动。主桌上的大人们停了筷,他们马上也要停下来。相反院子里一听倒是热闹的很,那些护卫军汉们有的已经开始猜枚划拳了。
蹭完饭,李明就在想着怎么脱身,宋德福这厮倒提醒李明,“不是与那百户大人说了行程,怎可改动?”李明只能作罢。
第二天,黄俨的队伍也回京,李明等人也是回,又裹在一起。回京的路上,黄大人偶尔还会把李明招来关心一下住宿饮食,李明连连感谢。
说句实在话,永乐朝的太监们素质要比明中后期的那些太监强多了。这会能坐到太监这个位置的都明实际的政绩的,比如郑和、候显等人,有军功有政绩。这个黄俨大人也是,当初朝鲜的李将军还在与大明朝打仗的时候,黄俨已经跟了燕王,李将军篡位成了朝鲜的国王后,黄俨就已经负责与朝鲜人打交道了。那会黄俨便与李将军的儿子相熟。这个儿子和燕王的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囚了父亲自己做了朝鲜国王,李朝太宗,常以唐太宗自喻。黄俨算是永乐手下的朝鲜通。
跟着朝庭的队伍也有好处,进城住店方便了,吃喝全免,一路走的趾高气扬,除了李明不爽外,个个都很开心。
摆渡过江之后,大家就分开了,李明再三感谢黄大人的关心,心里思谋着进城后要准备什么样的礼送过去。
“宋大哥,你也不想想,他堂堂一个内府大人,结交我们这些个商家,为什么呢?”李明与宋德福交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