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三节 再上海州 一 (2 / 2)
徐妙锦开始对李明的印象不错,后来相处,马上就发现了李明的变化。平时不大多说话以外,李明变的会办事了。第一回,直呼徐达大名,第二回劝慰大哥,这可都是让徐妙锦极为惊异的事。看着现在李明的样子,徐妙锦倒觉得距离远了,反不如李湘儿嘴里那么亲近了。
自为小姐求签之后,小红已经把李明当作姑爷的候选人之一在看待了。在道观里的时候,随围着清虚道长问长问短。道长也不知是小红的意思,还是小姐的意思,总还是为李明高兴。清虚道长已经知道李明的为人,知他只想做个富家翁。既是如此,那要真娶了徐府的人,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回家的路上,清虚道长大多的时候是与萧老英雄在一起说话。从萧老英雄嘴里,道长没问出什么信息来。看来老头子也不知李明和徐府的事,看李明的表情神态,也看不出李明对徐家小姐或是丫头有什么意思。呵呵,这个明哥儿可是个妙人。
陈天平的死在朝庭里可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茶楼的常客曾周汪等人这天邀李明去鸡鸣寺进香,算是祭一下陈天平。好歹大家也是相交一场,在李明的眼镜店茶楼相识,也有过几次交往,李明欣然而往。他不喜什么清谈诗会之类的东西,这种活动他还是很有兴趣参加的。
不同于那些文人去寺庙是空着两手,李明早早就让人办下了香烛,这让那帮太学生和官员们大感意外,也夸李明想的周全。这事倒让汪精卫等从琉球国过来的人大为感动,毕竟和当初的陈天平一样,都是客居大明朝的外国人。与李明相交也属平淡之交,没想到李明居然这么用心。
五月,汪精卫等人要回国一次,再过些时日海上会有大风(台风),所以要赶着这时候出海。不出意外的话,九月十月,他们又会回来。
汪精卫提前给李明下了单子,要跟光明眼镜店采办一些老花镜和太阳镜回国。只不过,琉球三国不出金银,问是否可以交换,以物来抵。用什么来换呢,珍珠!
李明还是第一回碰到这种生意,便找来宋德福商议,老宋便让汪精卫把珍珠拿来核价。在这一点上,老宋这个生意人要比李明精的多。李明本以为珍珠值多少钱,便抵多少钱的眼镜。可宋德福不是这么算的。
一则眼镜店无需置办珠子,珠子于眼镜店无用。二则珠子出手需要时日,可否顺利转化为银钱不可而知,二则易货为汪方所提眼镜店此前无此售卖条目,因此,只能以珠子核价的八成算计。
汪精卫这下子知道了读书人与生意人的区别,他是在想当然,人家宋德福可是实际的很。最后作价八成半,李明则拿出一成的给宋德福做酬劳,老宋推辞不受。
六月,李明拉上了罗华一起再赴海州,同去的还有宋德福。与上回大队人马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一起也就十骑左右李明带了五人,宋德福两人,罗华三人。从南京城出发到海州,纵马只需一日便到,当然那是军人信使的速度,李明等人用了三天时间。
海州卫上回派船送李明出海的张游击依然很热心,这热心来自于李明送的银子和上头陈?的命令。私底下,这位游击将军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四月有人过来这些打听,李明等人去郁洲山的事,而且来打听的人暗示是汉王的手下。
陈?是看在徐辉祖的面子上让李明出海的,具体办事的小校得了李明的银子。大明朝先是备倭海禁,后是因朝贡贸易而禁民船,但私底下往来日本和朝鲜的小船还是有。陈?因为是看在徐辉祖的面子上,所以早早就下了封口令,出海走私的船很多,那小校在处理这些事方面是老吃老做的,也是办的滴水不漏。大多数人只知道李明了次海州,然后水晶自海州过来。至于那水晶是不是海州产的,还是在海州上岸的舶来品,还真没几个人知道。
郁洲山上没有人住,但却有些民房,那些房子的主人早早就被迁入海州县内,平时上岛的只有军人。李明已经把那郁洲山给买了下来,当初他提出要买这个山的时候,陈?都很吃惊。那可几近是个荒岛呀,显然岛上有什么好东西。
陈?虽是武夫出身,但为官有道,重视民生,不管是在四川还是在山东和南京为官,都颇有政绩。总兵淮安之后,他主要的任务是改善河道整顿船务工漕运。他并不是一个很贪的人,不过他也知道钱的功用,所以在李明拉下水时,他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郁洲山是李明买下的,挖水晶运出水晶由陈?负责,具体就是那个张游击在办。
宋德福和罗华都很吃惊李明的本事,居然连、卫所的军爷都搞定了。上了岛之后更加吃惊,岛上干活的都是军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