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节 生意来了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四节 生意来了 (1 / 2)
        新年过后,李明的眼镜店先后又做成了几单生意,这会要谢周忱等人了。开始眼镜店是怎么回事国子监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并不十分清楚,也没放在心上,平日说的多的还是去那喝喝茶。当国子监里面行走的小吏们也去蹭茶喝的时候,才猛的发现自家大人好象需要这个物件。几回一说,大人们想起,是有这么个东西,皇后娘娘还行过赏。

        与宋德福介绍的顾客不一样,国子监那过来的客户都是亲自上门,到店里来做生意的。文渊阁的大学士解缙那已经有了李明送的单照,后来,同为内阁大学士胡广、杨荣也到李明的宝号里买了单照,说来也是有意思,胡广买这个是为了鉴画之用,杨荣则是弄去看拓本的。接下来过来的有户部尚书夏原吉,这人倒真的是老花了,虽然是永乐的财政部长,可对三百两银子的老花镜还是肉疼不已。想着皇后娘娘都赐过此宝贝,最后还是咬咬牙给做了一付。

        汉王府的长史钱仲益大人也来买了付老花镜,李明不知这老头是什么人,随着大学士胡俨一起来的。当日永乐帝召钱仲益大人进宫说棋,钱仲益拿出一个单照看皇上赐他的棋谱,看的颇为吃力,胡大学士在出宫之后便把钱仲益拉到了李明的店里。钱大人一到李明这店里便喜欢上了,他好棋,李明的店里就有现成的棋桌,环境又这么雅致,老头儿一见就喜欢。

        李明在宋兴记看过早年失元璋赐给徐达的单照,这次又从钱仲益那看到了一个新的单照,这个单照显然不是出自宋兴记,也就是说,还有别的店在弄这个东西。自从解缙给了李明单子之后,李明就知道一定会有人开始制造单照或是眼镜了,突然从钱仲益手上看到了,还是觉得奇怪。

        钱仲益知道自己侄子在帮着汉王敛财,这个单照便是侄儿孝敬他的。钱仲益任汉王府长史是朝廷的指派,说到底那是永乐的意思,永乐帝信的过他。他也知道汉王有夺嫡之心,当然了,不只是他知道,整个朝廷里的文臣武将都知,皇上也知。

        钱仲益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平时也会婉转的提醒一下汉王,可皇上都不明着说汉王什么,他一个长史又能说什么呢。钱仲益早年以诗名,如今更有棋痴一说,永乐帝也喜欢请他指导下围棋,还戏称他为棋仙。

        ............

        李明在六月初十把下西洋所需的千里眼送到了下西洋副使太监周满手上,这人在西洋之行里负责物资给养。另一边兵部人单子也到了,这里头还有薛禄的一份功劳。薛候爷还记着李明给他老母亲治眼疾和帮自己包头的情份,也是力压兵部有司想自行生产千里眼的提案。

        问题是兵部的单子一到,李明那里不得不扩大再生产了。李明把自己家的院子隔了一下,分出三个想邻的院子,然后把生产的作坊设在了那里,接下来便是去招工。南京城里招工真的比别的地方容易,现成的匠作有的是手艺人。

        李福刚把话散了出去,牙人马上从城南召了大批的技术工人过来。李明又把帮着他装修屋子的几个大匠请了来做面试的师傅,那些大匠不是京师作坊里的头牌,就是内府有身份的人。他们出马给前来应征的工匠下了评语,李明看了之后非常满意。

        李明觉得他家的作坊,技术环节容易控制,反倒是保密性很重要,也就是伙计的可靠性很关键。最后蒯富教了李明一招,凡是请下的工匠都要有保人,要找出两个保人,这两保人需是李明信的过的人。

        李明在京师认识的人并不多,工匠们的保人大多也就是同行师傅之类,这样一来,所请下的人,蒯富等人心里就有底了。最后,在面试后的人里头,高师傅推荐了两位磨镜片的匠人,蒯富帮着选下了四位木匠篾匠,铜作行首介绍了两位铜匠,石匠头子陆祥推荐了一名石匠,外加几位烧窑的炉头和几位窑工。

        院子已经分开,刘小东算是自己人,不经意,他成了个主事头目,还是管着人最多的一个头目。木匠篾匠那边就由他去做个头,铜匠石匠那边也是做边框,也在刘小东的院子里。李明本想让高师傅做镜片房的管事,高师傅不干,他只是个匠人,只懂做事,于是李明便让萧峰做了头目,其实主要也没什么事,管事也就是安排生产之类的事,技术方面,高铭还是大师傅。一个院打制镜片,一个院制镜框镜筒,还有一个院负责组装。组装的部门就简单了,这里李明用的全都是自家人。宋德福家过来两个亲戚,李福李德李强都把自家的亲戚给介绍了过来做事。

        几个院子人手凑的七七八八的时候,老陕胡球第一批从宣府发来的水晶送到了,居然有整整两大车。胡球到底是做水晶生意的,他送到的水晶都是簇生的柱状晶体,最大的有胳膊粗细的如手指。李明也不敢托大,请宋德福过来一起看货,最后双方核定总货值为七百多两。

        李明在忙生产的同时,还把李真请出来吃了饭。关于蘑菇蔬菜一事,李真把他那船上的伙夫拉到了李明宅子里,李明千叮咛万嘱咐算是把菌和无土蔬菜培植的注意事项教给了他。

        六月十五是郑和下西洋的日子,十三那天,李明算是排上了日子,还是在太白楼,李明把张?李虎等拉来作陪,为要下西洋的钟贵、宗真和李真饯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