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节 郑和其人 (1 / 2)
在京城做生意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后台,朱老板也有,他的后台是如今的汉王府。可惜的是,我们的朱老板只是有幸见过汉王几次(两次)而以,见的相对多一点的是汉王王府长史钱仲益大人,好象一年多来也见了有五次。平素打交道最多的是钱大人的从子,也就是侄子,钱四海钱公子。
干什么事都要有钱呀,而且汉王准备干的事更加费钱,这会他只是准备夺嫡,几十年后,他还将准备造反,这可都是极为花钱的买卖。
碧玉轩只不过是从属于或是依附于汉王府众多商家之一,也可算作是汉王府在珠宝行业里面的代表。所以,碧玉轩的消息有时会来的比别人更快一些。当别人还只知道眼镜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有千里眼这个东西,千里眼是什么样的,他也不知道。整个汉王府里,这会也就汉王一人见过。
朱老板开头在骂陈麻子的时候,不只是因为错过了一项生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早出现在珠宝廊的这个眼镜,以及与眼镜相关的宋德福和李明,朱老板居然没有及时禀报给钱公子。现在突然冒出了这么多东西,单照、眼镜和千里眼,都是赚钱的大买卖。居然等钱公子发现这么个大生意的时候,汉王府居然已经无法染指了。解缙是汉王的对头,可姚广孝汉王轻易不敢动。钱公子有点失职,朱老板大大的失职。
....................
郑和原姓马名和,据说起这个名字是他父母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求的是真主,所以可以看出来,家传的**。
李明所知道的郑和是回族人,其实不然。郑家先祖据说是中亚一带的小国王之类的角色,宋朝的时候,带齐了全族的人丁(超过五千)和财产(五千多驼马外加贡品无数)到大宋朝来朝贡。朝贡完了没回去,可能来的时候就没打算回去,要求加入宋朝国籍。宋朝的皇帝高兴呀,来朝贡的都是客,修文德而四方来朝,任何一个皇帝都愿意看到这种景象。而且人家还要加入中国国籍,这么多人这么资产,绝对是大宗的投资移民,于是,此人被宋神宗封为宁彝候。
百多年后,郑和的另一位祖宗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那年月,长江以南的汉人身份不如长江以北的汉人,长江以北的汉人身份不如什么金国辽国西夏国的非汉人,而那些非汉人的身份又不如象郑和祖宗这种与汉人血缘地缘关系更远的不知道什么族人,当然金字塔尖上的就是蒙古人。郑和的那位祖宗被大汗忽必烈封为咸阳王,驻镇滇南。从此后,郑和的马家就在滇南立足并成为大姓。
离家虽然很远了,还经过了这么多代,云南马家**教的信仰一直没变,郑和的爷爷和爸爸还去过**教的圣城朝拜过。在那个时代,去中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说郑和小时候便被洗脑,立场成为铁杆的**,将来也要去朝圣。而且他从小就学习船上的所有知识,水性也不错,还读了不少航海的书。这让人有点奇怪,他家在滇南,真不知他在什么样的水里,在什么样的船上学习那些知识和技能的。另外,他被朱元璋平定云南的军队抓住阉割的时候他才11岁,11岁的人就能那样去学习,真是了不起。可见**教在占领一个人的头脑方面的能力有多大。
同样的,郑和家在中国已经住了几百年了,居然血统保持的较纯,以至于,11岁时被阉割了,长大后,他本人并不是传说中的宦官的样子。身材高大----九尺,鼻子小且高眼窝深----四岳峻而鼻小,声音洪亮,龙行虎步,不知是什么样子,有点吹了。
永乐二年,马和被赐姓“郑”,这里面有个花絮,据说“马不能入宫殿”是中国的传统规矩,正好,马和在靖难之役中也有战功,立功的地方名叫郑村,所以朱棣一拍大脑,便赐姓“郑”以致于,李明这个后世的南京人知道。郑和成了南京的骄傲之一,郑和的后人居然**到处都有。另外,郑和是个太监,怎么会有后人呢?这个问题,李明在他的前半生里,在南京的郑和纪念馆游玩的时候,也问过解说员小姐。那个PLMM对他说了,郑和把自己的侄子收为儿子,所以才有了后代。
这会,我们的郑和大人,正与李实一起在皇城里研究李明送上来的那幅地图,与之相校的是洪武二十二(1389)年所绘制的《大明混一图》。这会李明不在场,他还没资格进到这种地方。若他在场,他会发现,在李实书房里看到的明朝古代地图与这房间里挂着的巨大的地图有点相似,只不过比例小了一点。
仔细看这图还会发现,这图以大明朝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边到了欧洲,南边爪哇,北边是蒙古。居然没有国界线,只是以简单的颜色大概界定一下。这并不是画图的为了省事方便,其实在十五世纪,当时所谓的国家对疆域的概念并不十分重视。不是画那图的人不知,实际上可能各国的国王也不知,当然某些小岛国家除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