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九月初九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九月初九 (1 / 2)
        转眼到了九月,九月初九重阳节,放在后世,这不算是什么公共假期,可以大明朝就不一样了。重九日登高,初六时管家李福便准备好酒水,还特别过来问李明,问要去哪里登高喝酒,弄得李明一头雾水。一问才知,这习俗由来已久。相传汝南人桓景听从费长房的劝告,在重阳日举家避祸山冈,结果真逃过一劫,此后人们以重阳登高相沿成俗。

        大明朝南京城登高第一去处是城南雨花台,每到重阳节,南京城里人都会带上菊花酒和重阳糕去登高。不过除了去爬山以外,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去寺庙,到寺院里的佛塔上走一遭也算是登高了。另外还有就是那些有亭台楼阁的山,比如城北狮子山,那面有阅江楼。当然你也可以不出门,在家喝酒吃糕就可以了,吃糕就有“高”的意思在里头。

        重阳节在李明的印象中是老人节,可到了大明朝,李福告诉他这是“女儿节”。这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宋德福的小妾李湘儿老家可是没人了,所以在初六的时候,也派人过来递了话,说是重九日要过来李明这里,也算是回娘家。

        有人走动也是好,这才象是真正生活在大明朝。萧老英雄回丹徒山上老家去了,城里住不习惯,按他的话说,四方的院子四方的天,夜间听不到夜猫子叫睡不着,这夜猫子不是猫,而是林子里的猫头鹰。

        初七,萧老英雄居然托人送了些腌菜过来。前几日厨房管事李德也差人买了不少青菜雪菜回来,几个住人不多的院子里都晒满了菜,都等着重阳日腌制。问了知,重九日居然是腌菜封缸的日子,重九封缸冬至起,贫家一样过肥冬。

        既然初九李湘儿要过来,那登高一事就提前吧,去哪呢,二萧没个主意,李明便想到去栖霞山,那这会枫叶应该红了,去爬爬山,看看枫叶倒是不错。一问李福,李福觉得没问题。

        栖霞山可是“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则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山西又名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最为适怡。

        李福的这番话说的李明有点心动。可接下来管家又说了,那是不错,只是远了些,出了城还有五十多里。

        打住,到了大明朝,李明最怕的就是走。这在京城里出门远一点门都是坐驴车,骑马还不会,马倒是买的起,问题是,一个农户医匠,跑到京城里买了大房已经很出格了,要是再置办马车之类的,就会更显眼了。

        没想到,太白楼吃茶的时候说了给李实李真听,这两位倒好,借了几匹马出来,初八李明带上二萧,外加李虎李真,一帮人骑马去栖霞山。

        知道李明等人不会骑马,给他们借的马还真是些拉车的驽马,李虎李真骑的是好马,只是带着他们跑。第一次骑马,让二萧和李明都感到很兴奋。

        是日,抵栖霞,李明没有一点心思欣赏栖霞寺的秀丽的山色,大腿内侧皮肉给磨出了泡。到了栖霞寺的时候一下马就有感觉了,发觉到疼时马上腿都抬不起来,一走路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疼。二萧比他稍稍好些,但也都出了点状况。

        好在那寺庙里的大和尚认得李明,这和尚在宋德福店里给方丈买老花镜的时候见过李明,知道李明是个了不起的郎中。当下引见给了方丈,庙里倒有几位和尚懂草药,弄了药油擦了又擦。那药油效果不错,涂上去凉凉的。

        李明受了伤,其他几人也没了兴致,也懒的去登高了,在那寺庙里,找了处景致不错的地方,然后坐下来吃吃喝喝。

        李明记得后世来栖霞寺玩庙前不远处有个湖,还有曲折的桥通向湖心亭,可这会过来啥也没看到。看来大明朝时,这栖霞寺风景区没有湖。

        他们在栖霞寺里喝酒吃肉的时候,寺庙里来了另一队人马,人数也不少,二十多人,有意思的是,这二十多人里,居然有五个锦衣卫。与往常看到的锦衣卫不同的是,这五人作的是官服。鱼服,腰佩绣春刀,十分英武。

        领头的文官也穿着的官服,李真脸熟,礼部的官员,去东洋的时候,李真和礼部的官员打过交道。另外还有人看着长的又黑又瘦,象传说广东武师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