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买个宅院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节 买个宅院 (1 / 2)
        燕王上位之后,他自己的几个兄弟,除了有影响力的宁王被严加看管了以外,别的盯的不是很紧,特别是被建文帝除了权的王爷,朱棣又恢复了他们的领地封赏,事实上这都是表面现象。去年,也就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朱棣削革代王朱桂的三护卫及官属。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更大的一个削藩的方案已经在慢慢的酝酿实施之中。

        经过靖难事变,永乐的兄弟们很多人变的更乖了,永乐表现出来的杀伐精神要比他们的父亲朱元璋强的多。这些藩王们平时日常生活,以研究佛道、研究中医药、研究戏曲、研究文学为主,实在不行的,就欺男霸女占地建屋做点生意之类的。

        在这所有的选择中,研究佛道是排第一的,毕竟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个极好的借口,为XX祈福,这个XX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是人名可以是地名可以是什么事件。

        比如楚王,此人对佛教和道教的支持可谓是出钱出地,还时不时的往皇上那推荐这个高僧那个仙长,以至于在李明的后世,楚王凭着他的陵墓就能泽被后人无数,那片陵园成了旅游区,旅游区里寺庙可是不少,单单这些旅游景点就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养活了不少人。活着造孽,死了造福,这怕是楚王想不到的事吧。别人不清楚,李明去武汉玩过,就知道这么一个楚王。

        这些个王爷,或者说是权贵们,不只是往寺庙里布施,他们家里也都有祠堂,家庙之类的,规模大的,里面和尚姑子也不少。和尚们除了吃饭念经做法事以外,也还是会四处走动,到别的寺庙里窜窜门子,那些个得了眼镜这个好东西的主持高僧们,有的会随意故意的拿出老花镜出来戴一下,一传十,十传百,在权贵之中,老花镜这个东西,居然也传开了。

        .............

        李明住在宋德福家的这段日子里,天天在想着有钱了要干啥,大家的意思是,买田买地。让他置地是不大可能的,不过买个屋子住那很有必要。那会落户籍的时候,他感叹成了乡下人,这会好了,又回到城里了,房子就要买在南京城里,天子脚下的一等良民。

        李明还在想另一个问题,租地方开店呢,还是买个店面。鸡鸣寺那边可是放了话的,只要他愿意,会赁些庙产给他。以他现在手上的钱,在这京城里买个宅子是没问题了,买个店面也是很轻松。

        这些天,李明带着帮主在南京城里四处走动,看这的房子,瞄那的店面,店面还好说,李明心里有个谱,住宅,他就搞不大懂了。

        那会住的都以平房为主,也有些小二楼的。李明就一人,就是把二萧并上老英雄一起接到京城里来,也就三四口人,这个房子到底要买多大的。

        “置办家业可不只是为了你这一世,儿子,孙子,曾孙都要住在一起,四世同堂嘛。”老宋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李明粗算一下,老宋四世五世,每人生两个孩子,他家现在的院子都能搞的定,呵呵,可惜,老宋妻妾这会都是无所出。(有看过浙江杭州府的老宅,也就是一户人家,居然有百多间屋子)

        “人也就这大块头,再大的床,也只睡一小片地方,要那么大的房子何用。”唯一的参谋萧峰语。

        “有钱就是要买地买房,多买些屋子,心里有些保障。”班诚的话。

        最后,李明决定,买大屋子。这一定下之后,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这是他从来没怎么想过的问题,关于房子的风水。京城里这时,**的府宅就是那些犯官籍没的资产,可就是不好听,可能不好。

        虽然有人在意这些,李明倒是不大在意,这古代的官谁好谁坏,很难讲的,被流放被砍头,有的时候,还真的不一定就是他的错。

        .........

        景清,明陕西真宁(甘肃正宁)人,建文帝时任北平参议,与当地驻守在北平的燕王关系不错,而且此人极有才华,很得朱棣赏识。朱棣即位后,此人得到了重用,被委任为御史大夫。

        永乐初年(1403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按着惯例,这天宫庭里会置酒,君臣同乐,一起欢渡中秋佳节。考虑到新皇上位不久,京城里不是有些余孽没有清剿干净,皇宫的保安工作做的非常的严格。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天钦天监的人说,“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皇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星相学家认为,最近天相有些异常,有人可能对皇上不利。

        但凡做了亏事的人,大多很怕听到这种警示,多疑的朱棣自然更加小心,中秋佳节的会宴也是取消了,早朝的时候,朱棣看着每位在排队在下面的大臣都象个刺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