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节 大卖眼镜 (2 / 3)
不只是他,小强和帮主也是傻了,一前一后不到一个月,六千两银子,这可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数字,六千个铜钱还差不多,那也不得了,几十吊呢。
宋德福问李明,是拿银子呢,还是换成大明朝的宝钞,宝钞是什么,那就是明朝的纸币,算了,这种东西,还是那老话,古代谁懂什么叫通货膨胀银根紧缩的,万一贬值了怎么办,还是硬通货保值。
至于鸡鸣寺的方丈,改天我再来,到时看看他到底眼睛需要多少度的老花,到时给他做个度数准准的眼镜。
这话一出,宋德福呆在了那里,整个大明朝的高手都弄不出来的东西,这年青后生真的会制呀。
前面只说了二十三付老花镜的去处,还有一付去了哪了呢,宋德福算是自己买下送给徐辉祖了。
靖难之役名将平安最后降了,名将盛庸降了,名将铁铮惨死,名将徐辉祖削尽官爵幽囚在家,名将驸马都尉梅殷幽囚在家。徐辉祖注定是个悲剧式的人物,燕王还没起事的时候,建文帝不听他的话,如果早早的起用他而不是李景隆,燕王这会可能早就被赐死了。
好在父亲留下了免死铁券,可以肯定的说,如今母仪天下的姐姐也是在朱棣面前流了不少眼泪,换来的是幽囚。堂堂的前大明中军都督府都督、正一品、魏国公徐辉祖如今天天在自家祠堂里抄写佛经。
皇后也知道自己弟弟的苦处,央着皇上赐了玄武湖东面一块地给徐府,算是菜地,皇后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自己弟弟这个曾经的大将军也能出府走走,不要整天关在那祠堂里。
徐辉祖自然有他的硬气,说不出门,就是不出门,天天抄写佛经,也没见得消磨他的脾气、没养出一点佛性,但他的身体却真的一天天的变的差了,最明显的就是他的眼睛。
送给徐辉祖的眼镜是比着原先的单照的度数,送过去之后,徐妙锦就差人过来问价钱,不收钱,他们不收。这边宋德福推说,单照接的不好,心里的内疚,按着行规,一定要补的。徐妙锦也就作罢了,后来又说,那东西是好,只是戴着还是看不大清楚,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会宋德福算是清楚了,鸡鸣寺方丈那付眼镜度数深了,徐府那付度数浅了。他没有办法,他只能等,等李明过来,看看李明有什么办法。
碧玉轩,朱老板是较早一个从宋兴记买了老花镜回去的。朱老板和他的技师陈麻子两人这几天,天天都在研究这个眼镜,他们还在钻这个死胡同,如同那天高师傅一样,拆了一桌子,然后两人盯着发愁。
郁闷了两天之后,听说最后一付买出了700两的高价,陈老板想通了,这付他也不想要了,卖了吧,于是消息放了出去,碧玉轩还有一付眼镜,售价1000两,灵谷寺负责采办的和尚一得了消息便往城里赶,赶到碧玉轩之后,又被人买走了,买主是谁,没人知道,匆忙赶到的和尚气的跳脚,但又无可奈何。
碧玉轩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公愤,珠宝廊上,所有的店家都关注到了宋兴记这一个月来发生的趣事,眼红是必然,碧玉轩的精明,大家是看在了眼里,但更多的是不耻他的作为。不用多说,这里面最最气愤的便是宋德福,左提防右提防,还是被碧玉轩占了个便宜去,自己折腾老半天也就只落下千多两银子,碧玉轩只打了个周转便赚去了七百两。
不过接下来没几天,他就找回了场子,且让朱老板郁闷的不行。
三人离了宋兴记,早早就上了车,这会不是坐车,而是包车,包了一辆驴车,虽然大钱还是存在了宋兴记,他们还是带了些回去。还重,三人分开拿还是不行,只能包个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