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节 如何宣传 (2 / 3)
南京城南的天禧寺,这个庙有些历史,吴国时期始建,那会名叫长干寺,寺里出名的是阿育王塔,长干寺为“江南佛寺之始”。后来有兴有废,宋天禧元年皇帝诏改长干寺为天禧寺,元朝又改为兴慈恩旌忠教寺。到了老朱当政的时候,又改了回来,名天禧寺,道衍大师这个和尚大臣便住在这个寺庙里。
城南聚宝门外,秦淮河上有座聚宝桥,过了此桥,往聚宝山而走,天禧寺便在这半途中。
宋德福带着他的第四房小妾,今日大早便出门,坐着轿子,往天禧寺上香。关于上香的问题,老宋平素去的较多的是鸡鸣寺,那里庙多,七七八八有十个庙,边上又有玄武湖,上完香,还可以带着小妾美婢赏湖光山色,今日有特殊任务,不得不出南城往天禧寺而去。
天禧寺的香火真的旺呀,旺到宋德福落了轿后傻了眼了,天禧寺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全是出家子弟,更让人奇怪的是不只是有和尚还有尼姑。莫不是有什么**事?那可算是中了彩头了,不会这么巧吧,临出门时,宋德福忘了看万年历。
宋德福差人去问了下,没错呀,是天禧寺。
“这寺庙出家人如此之多?”
“说是这个庙管着天下所有的和尚尼姑。”下人回。
想想也对,道衍大师可是当朝重臣,他落住的寺庙那还不得管着天下的寺庙。管着天下的出家人,也不必堆在这里做招牌呀?
其实天禧寺里有个重要的政府机构??僧录司。僧录司统理天下僧尼,一把手是被称为左善世的正六品官员,目前司职左善世的和尚法号道衍。朱棣称帝之后,对于道衍怎么用,心里早就有谱了,不过这会还没挑明,只是让他主事僧录司。
大明朝自从太祖朱元璋曾经短期出家之后,男的当和尚、女的做姑子成了个吃香的职业,从龙呀!去和尚庙落发都嫌慢,更多的人是自己操刀,然后再去报名注册。光瓢和尚已是事实,应该能哄的个出家人的度牒到手。到哪里去哄这个度牒呢,大明朝独此一家,设在天禧寺的僧录司。
平日里天禧寺的香客并不多,他们的香油钱都是朝庭给的,今日早早便有一家人过来上香,和尚们非常高兴,他们要的是人气不是僧气,看到宋德福一行人进的寺来,寺里的和尚个个眼睛发亮,那目光看得老宋一伙人心里都有点发毛。
自从僧录司移到天禧寺之后,寺僧有喜有忧,喜的是,天下所有的僧尼都要到本寺注册,天下第一寺的称号明无暗有,庙产激增,忧的是香客少了,平日看到的都是光瓢葫芦僧,太多的同行堵在庙门口,不明就理的香客,还以为这里只是衙门,没有佛住。
宋德福来了自然要把戏做足,香要上,香油钱要给,大殿的功德缸很大,但里面没什么铜钱。每个寺庙的功德缸都象是五星级厕所里的小费盘,总有大票子放那作托,天禧寺的也不例外,里面金、玉、珠宝不少,能瞟到数目字的宝钞都写着是纹银的字样。
宋德福带着仆人走过来,放了两个黑檀木盒进去,另一边的知客僧正要发问,宋德福开口:“一点心意,此物得自南洋,专治年老眼花之疾,听闻寺里有德高僧研经有难,特献上此物。”说罢就合什走人了。老宋的这个表演绝对可以拿个最佳男主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