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9 (1 / 2)
        李亮心里想:陈志民除了大专毕业文凭比自己晚拿了几年,凭教学成绩,凭教学研究成果,自己哪能与陈志民相提并论,而自己是中学一级,陈志民却是中学三级。他想不通,去找王逸。

        王逸漫不经心地从抽屉里拿出文件,指着降级评聘的条款给李亮看。李亮不服气,拿了自己与陈志民的聘任证书,赶到县教育局职改办。

        职改办主任易老师,原是李亮初中时的老师。易老师说:“你们乡符合条件的对象太少,还退回了三个指标。”

        “据我所知,就是再多十个指标,符合条件的人都有,中学光第一届高函毕业生就有七人。小学教师中,高中毕业相当于中师文凭,符合条件的更是比比皆是。国家给予公、民办教师的实惠,王逸为何不肯分发给教师?”李亮突然想起了教师们常常议论,代课教师转民办教师时,马柏丁认干亲的事来。他明白了王逸的鸡肠鼠肚,下决心要扳回妨碍教师切身利益的这一局棋。

        全县中级指标还剩出五十多个,李亮请求易主任给陈志民一个,易主任不答应。理由是陈志民已评聘的职称是中学三级,升,也只能按部就班,升为中学二级,越级升,他也怕担负不起这个责任。

        李亮拿了陈志民中学二级教师聘任证书回到了学校,马上把消息告诉了简墨等人。简墨与其他两个老民办教师,还有两个符合条件的公办教师,立即赶到县职改办,通过县职改办审核,由中学二级升为了中学一级。由于狮岭最先听到信息,县教育局职改办剩下的五十多个中级指标,李亮的这一走,就争回了十三名。

        职称评聘,使王逸在全乡教师中丧失了民心,他下乡检查听课,老师们爱理不理。

        有一所片办小学,是个有一到六年级六个班的完全小学。学校里有一个叫周诚国的老教师。这周老师一贯看不惯马柏丁到学校来的颐指气使,常常当着他的面叫他白丁。王逸宁愿把指标作废,也不愿给老师些实惠的作派,也让周老师深深地反感。周老师的一些话语传到了王逸的耳朵里,这天,王逸带着马柏丁到这所学校,指名要听这周老师的课。想从听课中揪些小辫子,杀杀这个倚老卖老的老顽固的傲气。

        周老师是五八年大跃进办扫盲班时,就走上讲台的老民办教师。他当时就是高中生,如果不是当时条件的限制,兴许早就成了某高校的高材生。

        他卷起被铺回到家里,扫盲运动兴起,大队就举荐他做了扫盲的教师。

        乡邻们的尊重,更激起了他对扫盲工作的热情。他不管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全大队十多个生产队的跑,扫盲工作居然得到了公社、区里的表彰。后来扫盲班发展成了小学,他就在小学当了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眼看花甲之期近在咫尺,可还是一个民办教师。

        斗换星移,春夏更替,日月的流逝,并没有改变他耿直的秉性,见了见不惯的人和事,他就会从心里吐到嘴里。也因为这张嘴,耽误了他七十年代初期的转正。

        上课铃声响了,周老师从容地走上讲台,虽然年龄已经老化,但却操着农村讲台上极少见的普通话。因为他的普通话相对标准,这个学校常常安排他教一年级。

        王逸带着马柏丁,喊了学校的老师,从教室后门进入教室。

        学生喊了起立后,学生齐刷刷地坐下,听课的老师也在后排坐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