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莫说人少力必寡 纵使身独德不孤 其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回 莫说人少力必寡 纵使身独德不孤 其二 (1 / 3)
        林雪飞死活难知,远在花间市的朋友们并不知道他所遭遇的一切。晋欢自从离开寻真杂志社之后心灰意冷,不想再在城里待下去,为了尽快挣到三万块钱还给韩采梅,他将简历随随便便发了许多,也不管那工作的内容,也不在乎离住所的远近,只要工资能够接受,他打算来者不拒。

        想虽这样想,等到有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又挑剔起来,虽然供他挥霍的机会并不多,但这让他明白他根本无法不按自己的心意做事。这样一来时间和经历浪费了不少,沮丧和懊恼在所难免。最终,他的失落的终结归功于一位年轻有为的商人,他竟然会亲自约他,这让他大惑不解。

        晋欢了解到,这家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让人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但这家公司的老板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个仅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控制着四家公司,顶着许多拗口的晋欢怎么记都记不住的听上去很了不起的称谓,像是“总裁”、“主席”、“会长”之类。并且他的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都是近两年取得的。这与他富可敌国的家庭不无关系,但对于他来说,才华和雄心足以让人忽略前者,因为他的财富大有比肩其父的趋势。

        这更加深了晋欢的疑惑,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为什么会主持招聘?为什么还要亲自打电话通知应聘者?又为什么承诺亲自面试?一个区区经理助理的小职务他大概不会看得这么重吧?晋欢心里发怵,他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经验,害怕自己会出丑。

        五个人一起对晋欢进行了第一轮面试,他们持重而和善,自信而平实,端庄儒雅,落落大方。他们才华横溢内心却波澜不惊,他们都是职场老手,但非常诚恳地同晋欢进行了交流。后来他才知道,这五个人都是老板的得力助手,他们分别是童卫权、叶舒眉、王明顾、于展颜和单必金。

        第二天,董事长亲自接见了他,不过此时他竟莫名其妙地有了居高临下的感觉,这突然迸发的不合常理的念头源自于他因才华而生的傲气,这都是在“谎言”的时候沾染的坏毛病。不过,这位年轻企业家的礼让谦逊很快让他有了失礼的感觉,虽然对方并没有觉察到这短暂的细微的变化,但晋欢的确后悔了。

        “您好,褚先生。”晋欢递上一份简历,“我是来面试的晋欢,昨天来过的。”

        “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愿的话。”褚先生没有接他的简历,而是示意叫他收起来,他直截了当的应允倒使晋欢有些措手不及。

        褚先生见状,笑道:“只是给你的岗位可能有所变动。”

        “可以,不管什么岗位。”晋欢抄袭了他的态度。

        “我也不知道,你可不要生气。”他的神色中带着歉疚,“我想昨天他们应该跟你说过那件事吧。”

        晋欢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如果不是几个一本正经的人郑重其事地说出了那件事,他一定以为说这话做这事的人疯掉了。据他们说,这位褚先生买下了飞石岛的使用权。这个距离花间市东海岸星月湾只有三海里多的岛屿给岸边的人们触手可及的感觉,它的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几座低矮的山峰横在岛屿北端,其余的地方则地势平坦,宜人居住。许多精明的商人早就听到了风声,一直盯着政府的动态。褚先生差一点就被别人抢了先机,一些人想要把它打造成旅游胜地,一些人打算在岛上建博物馆,还有一些地产商打算在上面建造别墅。褚先生资金雄厚,眼光长远独到,善于审时度势,手下团队成员各个精明能干而且同心协力,但这决不是他最终取胜的原因。要知道那些争夺者在这些方面也都不落下风。他的制胜点在于他取得了民众的支持,民心所向使结果偏向了褚先生。

        他打算在岛上建一个大型农产,晋欢听到些“生态”、“农业”、“畜牧业”、“变革”、“循环”等等似乎毫不相关的词汇,他既不懂也不感兴趣。倒是后来他们提到的招募工人的事使他竖起了耳朵。褚先生要求能够进入这个岛屿上的农场工作的人须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审查。首先他们一定要出自贫困不能自足的家庭,其次他们须大抵满足以下三个要求之一:其一,身有残疾,社会不能为其提供工作的人,其二,身患疾病不能从事过重劳动的人,其三,没有正式工作的单亲母亲。其余若有境况堪怜者,五人斟酌商定,决其去留。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慈善工程,其实这也是褚先生的初衷。他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就已经投入到了慈善活动当中。慢慢地他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点心得,他发现慈善就像给垂死病人注射强心针一样只能救助那些最显而易见的苦难者,更为可悲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慈善家的目的只是希望自己为人所知,他们没有一颗善心,只有一颗喜欢彰显善心的心。他们的确帮助了人,可这其中暗伏着凶险,虚伪和欺骗使善良泯灭,而善良的泯灭将会为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无可置疑,苦难者需要人们的援助,那些遭受灾难的人们,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那些还未接触生活便要面临死亡的婴儿,他想帮助他们,也在尽力而为。除此之外,这天下有多少人忍受着病痛的煎熬为了子女的前途四处奔波?有多少人背负着别人的耻笑和羞辱为了不连累父母漂泊异乡?有多少人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就尝到了世间的悲苦凄凉?有多少曾经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在生活的逼迫下俯首甚至下跪?这些人,也需要人们伸出双手。

        褚先生做这样的事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像他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能对世间的悲苦抱有如此深切的同情实属不易。他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但他希望尽其所能。现在这个农场已经建得差不多了,招聘的事宜迫在眉睫,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效仿,他们要一边摸索一边前行,还要应对外界的各种猜测和质疑。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用这样一群工人势必效率低下,许多工作也将不能尽善尽美,不过这都无所谓,反正他建这个农场的目的不是盈利。作为一个资本家,他知道即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所得也不过是公司收益的九牛一毛。所以只要农场运行顺利,他有信心不使它亏损,一定能够保证工人的收入并且不会影响到他现有的产业。

        “我知道一些。”晋欢回答了他的问题,“真是不可思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