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三个计划(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三个计划(四) (1 / 2)
        很快,宇桓元一臣便进入了平京都的皇宫禁城之中,宇桓元一臣本来就是东委奴国国王的幕僚长,属于国王的首席顾问,自然也有随意进出皇宫的权利。

        在历史上,东委奴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是跟在海另一边的宋国身后,以宋国为师,从衣食住行到文化礼乐,各方各面,全部都从宋国(包括宋国之前的各个朝代)学习。

        就连东委奴国身上穿的被他们称之为和服的传统服装,也是从华夏唐朝经过遣唐使的手,传到东委奴国,加以改进而成的。

        说是改进,其实更多的也只是改变了一点衣服的颜色而已。华夏纺织工艺高超,上层贵族多穿丝绸,颜色虽然也有一定的等级限制,但总体来说,颜色还是多彩多样的。

        而东委奴国的和服,却多以黑色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宫廷贵族,可以穿白色。而除了这两种颜色,也就没别的了,款式也不像华夏那样,裙裾深衣、章服冠冕,样式多种多样。

        衣食住行是这样,文化礼乐就更别说了,东委奴国历史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是直接使用的汉子作为官方语言,宫廷贵族也以写汉字,说汉话为荣,直到百多年前,这种情况才稍微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然而即便是现在,东委奴国中,上层华族士族之间,也有很多人会说会写汉语汉字,也正是因为如此,东委奴国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宋国通,潜入宋国之后,只要稍微‘入乡随俗’,做一点点改变,就能够在宋国潜伏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更久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内藏省珍藏的地舆图中,有很大一部分地舆图,直接就是宋国的山川地形图、资源矿藏分布图,甚至还包括一些军事部署图等等,这些都是潜伏在宋国的东委奴国的谍情人员的功劳。而且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劳,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长期积累下来的!

        平京都的皇宫禁城,也是仿照的宋国宫殿的形式,只不过东委奴国在建筑方面,始终没能学到宋国宫殿式建筑的精髓,反而弄成了一个四不像。再加之上东委奴国的建筑物很少使用砖石土木结构,也修不了高大巍峨的宫殿。

        所以东委奴国的古典传统建筑物,多半采用的是木质结构,而且都不是很高,很少有超过两层三层的建筑物。

        平京都的皇宫禁城也一样,占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却只是在平京都这块平原上,平铺开来的,建了一大堆木质宫殿,却不像宋国的皇宫禁城那样高大巍峨。

        而东委奴国在两百年前的维新改制之前,东委奴国长期处于幕府将军的统治之下,东委奴国国王只不过是一个橡皮印章,幕府将军手中的一个牵线木偶罢了。而幕府将军也只不过是东委奴国国内地方上大大小小几百个大名藩主名义上的头子罢了。

        这就好像是华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共主,天下表面上维持着一个统一的局面,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互相征伐,兵强马壮者就成为了暂时的霸主。

        所以,在东委奴国的历史上,也将这一段历史,照搬华夏历史上的战国,称之为‘战国时代’,而东委奴国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代,放在华夏的历史上,只不过是几个小村子里的屁民,争夺村子旁边的一块水田罢了,根本连台面都上不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