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不如人意 (1 / 11)
对于火炮,吴三桂肯定不陌生,可如赴死军这般密集和精准的火炮,还真是闻所未闻。延安府的大炮也有七八门之多,调集过来几门之后,光是这种用于守城的大炮就有十好几门之多。再加上配合的小型铜炮,也能拉出个像样的炮群来。谣传赴死军的重炮就有千门之多,在吴三桂看来,纯粹就胡扯。当时的大明和清国把所有的家底都拼凑出来,最多也就是几百门这样的重炮,赴死军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会有上千门大炮。
不过从规模和火力上看,上百门应该是有的。就是这上百门的大炮,集中使用在这种单一的战场,也足够骇人听闻了。
火炮在守城中的作用绝对是毋庸置的,赴死军的火炮威猛吴三桂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实在想不到会猛烈到这种地步,一上来就摧毁了自己的火炮,死死压制住了反击力量,则有的话,别说是三天,延安府就是守御两天都千难万难。
而防守反击又是吴三桂所拿手的一出好戏,自然不会傻子一样干坐着挨揍。
作为延安府的拱卫之地和最直接的侧翼,安塞的位置尤其重要。攻打延安之前,一般都会先把安塞给拔下来,可能是赴死军对于自己的实力有绝对的自信,所以一上来就猛攻延安府城,对于侧翼的安塞并没有多大兴趣,仅仅是遣一小部分兵力卡住通道而已。
安塞确实很重,但是吴三桂并没有在这个重要的右翼上布置什么样的精兵,甚至大肆抽调右翼,加强延安府这个支撑点的防御能力。真正的攻击是在左翼,左翼的野猪峡。
野猪峡,又名野猪隘,是黄高原上一处十分险要的所在。
吴三桂把的关宁铁骑埋伏在野猪峡的阳面儿,准备突然杀出,刺进赴死军的腰肋,以收奇袭之效。
这种规模的大战是几十几百人:殴那么简单,侦骑都能出去一百多里,双方的探查半径极大。吴三桂的精锐力量就埋伏是赴死军的侦查范围之内,从距离上来说完全就是在赴死军的眼皮子底下。即便是如此,这种规模和层次的奇袭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欺瞒。
宁铁骑杀到了。赴死军才惊讶地发现。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只要让李四来不及做出有效地布置。趁慌乱之际砸烂赴死军地炮群然后在侧面差一刀子。就已经足够了。
双方地侦骑都发现了方。正在疯狂地追逐截杀中规中矩地攻防战即将演变成为硬碰硬地正面激战……
征战杀伐亲历战阵。这种事已经有些个年头没有做过了。就是具体地指挥也很少参与。可这一次有点不同。虽然吴三桂不会真地去参与激烈血腥地搏杀。可能够亲自带队出来。已经说明了点儿什么了。
带红缨无面罩地铁盔。还是吴三桂少年时代地物件儿些年虽然没有怎么用过。却一直都随身带着。
铁盔地耳子上着一个手绣地缨络之物。类似与蒙古人地那种流苏。却非是皮毛狐尾之属。而是丝绸嵌碎玉地小装饰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