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分分和和 (3 / 10)
绝对是因为近水楼台的缘故,徽商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浙商和江南商业力量对奴隶贩运这种一本万利的勾当趋之若骛之时,徽商则更注重加工制造。江南更加看重丰厚的利润,徽商更加看重稳重发展,同为巨大的商业团体,发展之路开始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至于大本营就在赴死军马足之下的晋商彻底表现出了他们和其他商业团体的不同。既不注重贩运奴隶,也对针对性很强的商业模式缺乏兴致。而是大肆采购这些机械,直接运到草原上,运用草原上的人力地加工,然后再把这些皮革毛货卖给交战的蒙古双方。
因为大局的缘故,晋商的地位更加有力,他们加工出来的东西多是战略物资,无论是正打的如火如荼的蒙古草原,还是正拼命备战的吴三桂,都是他们的销售目标。
打仗,是你们的事情,我们才不管你们是谁打谁只要有银子,我就卖货。晋商奉行的宗旨再一次展露出来。
对于这种商业上的东西,李四实在确实高屋建瓴的战略布局。不是因
伯不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意义,而是无从下手。要是预,很可能会弄出另一个四不像来。无论工、商,肯定可以催生一个新的社会结构是李四本人缺乏这方面的基础,只能用做原始也最笨拙的法子——重商主义。
鼓励商品生产和流通,采用商税裁撤厘金,为商业流通创造合适的土壤和顺畅的道路。李四所能够做到的也仅仅如此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种举措,让赴死军地盘中的商税陡升,达到甚至超过田赋的四成……
在李四所控制的地盘之内财政方面首次出现了盈余。现在的忠诚伯手中,攥着七百多两结余下来的银钱。确实是七十多两,而不是七百万两。
这七百多两银子,就是数省千万百姓辛苦半年才创造的价值,放在京城里头一座差不多的宅院也买不下来,更不够一个小旗儿马步营士卒一年的开销。
赴死军和这么百姓辛苦苦半年,就弄了七百两银子这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得笑破肚皮?
可李四却是笑的且笑很开心。
别小看这点儿不起眼的银子,这可是了不起的功业。
扣除赴死军的军队建设,除军备等等,地方上还要做很多民生的恢复事宜,还要维持赴死军上下的运转,这些都是无底洞,就是有金山银海也填不满,可忠诚伯竟然实现了收支平衡。光是这一点儿,要是崇祯皇帝还活着的话,还不得笑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