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记的回来 (2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记的回来 (2 / 11)
        在李四看来。这种要经过四次才能成型地东西依旧是工匠地简单指挥而已。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真正地革新。最多也就是工艺地改进。但是奖励依旧。鼓励依旧。真正地技术总是要经历一个量变地积累过程。至于质变。现在还不敢想。

        忠诚伯本人确实知道很多超前地技术。比如说冶炼比如说动力地根本革新。但是这一切在基础没有建立起来之前都是空谈。

        在基础革新方面,忠诚伯本人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构想,现在赴死军的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并且有相当的工匠储备和积累。只要稍加引导,在付出无数次的失败和资金之后,总会有成果出现。

        最先出现的真正技术革新,具有质变性质的成果还得说是冶炼。

        在明末,冶铁炼钢不算什么很先进的技术,就是普通的铁匠铺子,只要肯下本钱也能鼓捣出真正的钢来,无非就是煅烧、去杂、再煅烧、再去杂而已,技术上没有多大的障碍。

        但是根据忠诚伯的提示弄出来的这种冶炼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次搞定可以量产,呼啦一下子就到处一炉好钢,成本能降到让人不敢想象的地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不得不说最先进的技术永远是首先运用在战争方面,或者说是战争带动了技术的革新。基地的工匠们掌握了新式的炼钢技术之后,立刻就生产出一批很具有杀伤力的箭矢。

        这种箭矢是经过百十次实验的,只要弓力强劲,射穿四层铁叶甲不成问题,而且箭不会变形……

        当李四看到这种闪耀着寒光的箭矢之时,真是哭笑不得了。

        在这个弓箭很快就要落伍的时代,把这么先进的技术用在这个方面,实在是不值得,也对不起投入的人力物力。别说穿透四层铁叶甲,就是穿透八层,又有什么用?敌人会傻到穿四层铁甲上阵的地步?

        要是强弓的话,普通的箭矢完全可以穿透铁叶甲,在战场上,穿透一层甲和穿透四层甲,没有本质的区别。

        认识不到好钢的真正作用,还是眼光的问题啊。

        就像把那么有潜力的洗床子只用来打磨炮坯子一样,这就是技术上的浪费。也许这就是技术变革初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懵懂阶段吧。

        最让工匠们窝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