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南北皇权 (2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 南北皇权 (2 / 10)
        剩下地就说服黄得这个大藩镇势力了。

        黄部人马看似不少。其实真正能够拿出来派上用场地也就不到三万人马。这些都是以前地老底子。

        在王师渡江的时候就支援了相当一部分人马,一度被杨廷麟当成主力使用。这一回也是真地拼出了血本儿,再次提起七千大军,由黄得功黄帅本人亲督,准备增援杨廷麟。

        所有的这些力量要是全都过江的话,杨廷麟的实力几乎翻倍。按照朝廷的战略安排,规模浩大的王师将硬攻淮安,打开到山东的通道。同时牵制北直隶方面的左翼,直接把满清第一道防线给拉长了,把聊城一带的清军死死的钉在原地,甚至可以遥遥把德州的清军牵制很大一部分。

        山东的清军其实早就有自成体系的意思,本身就属于豪格系的一部分。虽然王师面临的对手远远没有赴死军敌人那么强大,可也算是正式拉开大规模进攻的姿态了。

        朝廷适时发布大诏,正式拉开了大明朝正式反攻的序幕,同时第一次以诏书的形式传递出要收复北都的命令。

        这是自甲申以来,首次以最高行文的方式正式确定的大战略,在诏书中,反攻战略已经成为朝廷和天下大明子民的首重之务。这也是甲申以来最大规模的总动员,“各地官民务必尽心竭力”“有志报国者可往募兵处”等等言辞,无不显示出朝廷和建州女真决战到底的决心和魄力。

        这一回,朝廷把亲王、国公的实封都悬了出来,而且说的明明白白,只要是功勋相配,朝廷不吝封赏。宗室子弟可凭军功请封亲王,其他功勋可晋封国公。

        这可是只有在太祖洪武皇帝前期才有过的大动作,可见兴武朝廷是真的要兴武了。

        民间本就把决战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如此一来,就如在腾腾烈焰上再浇了一桶油,民间和士林立刻就沸腾了。还真有不少读书种子毅然投笔从戎,去往军前效力。

        杨廷麟方面,首批增援队伍已经到达,朝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军饷也按时到达。再过不了多少日子,大军即可云集,只等着他杨廷麟一声号令可以全面大反攻。

        朝廷那边直接就把魏国公的名号和爵位悬了起来,明打明的告诉杨廷麟,只要这一仗能打胜,你杨廷麟就是魏国公,就是兴武朝的徐达。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杨廷麟越的谨慎,时时刻刻都是忙碌之中,每天都在各营中奔忙,本就不怎么健壮的身子也再瘦下去一圈儿。

        朝廷的这点兵力要是到齐了,拿下淮安甚至是进取山东应该没有什么悬念。但是杨廷麟已经吃过一次这样的大亏了,知道几万王师地致命缺陷:来自四面八方地队伍分属不同的营头,各自之间缺少协同和统一的指挥,真要打起来,这里头扯皮推诿的事情多的数不过来,完全是就一盘散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