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 (2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 (2 / 12)
        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

        忠诚伯可是兴武小皇帝的老师,更是受了大行皇帝夫妇托孤之重的,现在还是万岁爷的姐夫,亲的不能再亲了,还真能闹出什么生分来不成?要不是忠诚伯的本事大,兴武皇帝早死了百万贼军中,要不是忠诚伯忠诚血勇,兴武皇帝根本就到了不南都。

        不管怎么说吧,大明朝的这半壁江山总算是显露出齐心合力的样子。(手机WAP浏览)只要天下无敌地赴死军不缺钱粮,有多少鞑子也不够打地,收拾河山也就眼看着就能见到事情。

        正月初五第一朝,万岁就和在京的官员就在五龙桥外祭拜了护国英烈碑。

        从辰时正刻开始,在京文武官员、宗室子弟、各地藩王亲使齐集,动用了大明朝最大规模也高级别的仪仗,连皇帝万岁都行了跪拜之礼。这样地等级和待遇,已经仅次于祭祀天地了。

        赴死军万千将士血洒大江两岸,这才有了南都的安平康乐,就是拜一拜也是理所应当。

        不仅是民心士气地问题,更主要是得了个天大的便宜。

        从政治层面上讲,这不仅是确定了淮西和南都地从属关系,更是表明了忠诚伯本人的一个态度。不管外面的人怎么说,最起码他李四还把这个朝廷当成朝廷。不管李四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至少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朝廷不是屁事不干的只会拖后腿。至少在民心和人望方面,朝廷避免了赵宋后裔“无尺寸之功”的尴尬,也避免了李四成为下一个朱元璋的可能。

        事实上怎么样先不去说,至少从名义上兴武朝廷确认了淮西的地位——隶属于南都。这也保证了整个反清阵营的统一,大伙儿都是在兴武小皇帝的旗帜之下。

        虽然在江南各地依旧是藩王和地方实力派林立的局面,可兴武小皇帝依旧是名义上的最高首脑,尤其是确认了和淮西的关系之后,这一点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要想铁腕收服各藩王和地方实力派,小朝廷还远远没有这样的实力,目前只要保证那些势力不走的更远就好。何况中枢的威势在逐渐加强,这种局面好像还呈现出逐渐好转的态势。

        正月初九,忠诚伯李四的第二封奏表到来。

        对于淮西尤其是忠诚伯本人的各种奏章条陈,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小皇帝总是在第一时间批阅。

        因细炭硬笔书写的奏章,字迹远远谈不上如何的华丽,甚至连公整也算不上,但兴武君臣对于这份奏章的重视是毋庸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