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收保护费 (5 / 12)
大明朝下面是什么情形,大伙儿心里都有数,早他娘烂到根子里了,不是说句话就能整顿起来的。
可不管怎么样,兴武朝还是露出了一丝要中兴的意思,最起码兴武小皇帝没有如弘光那样祸害老百姓。市井之间传闻,兴武小皇帝颇有大行皇帝的遗风,最是勤勉,每日都埋首于各地奏章之中,忙完了政事忙兵事,每日连三个时辰也睡不了……
要是勤勉真地能够挽救大明朝的话,崇祯皇帝也就不必走上煤山了。
一想到那个少年皇帝整天淹没在杂七杂八的奏章里头,做些无用功,还要和那些只会唱高调的家伙们周旋,李四的心里头就很是沉重。
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大明朝到了今日风雨飘摇地地步,不大破大立肯定是不行,拿不出打碎一切的决心也不行,光想着修修补补的温和改良成不了事情,只有经历**般的巨大变革……
不过小皇帝刚刚颁行天下的《素民为生之本》的旨意还是引起了李四的注意。
圣旨约莫三千余字,洋洋洒洒的一大串,一直就是在强调一个观点:民本。
“天下生民者,为天下之本,是为天下之。天子者,为天之子之……”
“天下牧者,当思本逐源。上之是非为本之是,上之非非为本之非……”
这种民本观点在当时虽也有人提出过,可因为过分的轻视君主而又过分的重视百姓,一直不是什么主流思想。
现在小皇帝本人都亲口承认了这个以民为本地思想,认为天子要对下面的老百姓负责,并且把天子的成败交给老百姓去检验,这种做法在下层虽然早就有那么一丁点儿的思想基础,可由皇帝亲自说出并且颁布天下,就又是一个效果了。
圣旨中一再强调各地官员要遵道而守德,要以民为根本,甚至还列出数条律,以贯彻之执行之,这也让许多人看到了小皇帝是铁了心的鼎革旧例了。
素来鼓吹民本四想的浙东大家黄宗羲,刚进入仕途的时候不过是一七品小吏,后在南都事件中被去了功名。这次忽然飞速崛起,一跃而成为户部郎中,正五品的官职硬的不行。崛起地速度之快,让很多人都瞠目结舌。
皇帝就是受这个黄宗羲的影响,才提出了“民本”,这个黄宗羲肯定是要大用的,肯定是特例简拔。左右侍郎的位子迟早都是他的,估计出不了三年,就能坐上尚书的位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