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6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6 / 13)
        圣人的“仁”“礼”之道传承千年,上者经纬天下展布民生,离不开儒学,下者晋身仕途扬名天下,更离不开儒学。无论隋唐还是宋明,就是辽金蒙元这些外族之朝,都把圣人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做为统治天下的经典,千年不易。

        而作为圣人出身之地的曲阜,也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圣地。

        哪怕是一个扛扁担的挑夫,只要一说是曲阜人氏,眼珠子长在脑瓜子上的读书人也得恭恭敬敬的行个礼,以示对圣人的尊崇。

        不光是历朝历代对于圣人的膜拜,更有各朝帝王建庙立碑,就是孔家后人亦称为衍圣公。

        每年的八月初四到八月十四这十天里头,天下第一府的孔府里头都要举行“接北斗”的仪式。以彰孔府和上天相连之意,以表圣人教诲“与天同在”。

        这十天里头也是孔府最热闹的时候,但是这几天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衍圣公孔允植脑袋后头拖着一老鼠尾巴一样的辫子,哭丧个脸,提早一个多时辰就把一千多年来从为改变过的接北斗仪式给结束了。

        令刚下来的时候,孔允植也曾以“自汉而至明,虽制度有损有益,臣为独家”为理由,把孔子的大招牌搬了出来,希望能够免剃。

        但是呢?

        这事儿是多尔衮亲自回复的。

        “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尔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你们孔家怎么样?照样给我剃发留辫子,要不然照样砍下脑袋去做死圣人。这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看在你是圣人后裔的面子上,给你一次机会,乖乖把头发剃了,否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这可是圣人“礼”中的大道理,真等到多尔衮把刀子亮出来的时候,什么样的圣人教诲也就顾不上了。什么“礼之大者”,什么“冠服独重”都没有砍脑袋更吓人。

        就是

        人之道的核心,孔府,还不是把脑袋剃的溜光?还面拖一条辫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