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不大破咋大立? (3 / 4)
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走上自尽的道路。偶尔出个悍勇之辈,提了刀子去找赴死军拼命,结果城头上就又多一具悬尸。
生存下来的都是没有胆子自尽,更没有胆量找赴死军拼命的怯弱之辈。这些人没有人势力背景,最多也就是个土地主而已,对于赴死军明火执仗的抢掠,只能默默忍受。
这批人反而得到比较好的待遇,事后还能分到四十亩好田,依然算是最小的那种地主。(当时地主和自耕农的分界线是20亩)
如此血腥的雷霆手段,眨眼功夫就把舒城的士绅大户清扫干净,快的让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只不过二十多天的功夫,李四就把士绅势力一扫而光,接手的资材田产无数。除少部分用来安抚亲近赴死军的本地势力之外,一个铜板也不留立刻的分了下去。
这些堆积如山的资材银钱,虽然已经分到了乡亲们的手中,可大伙都知道这是赴死军作战所必须的物资,只要赴死军打仗,肯定还是要拿出来的。
可分到的田地无论如何也是实实在在,这些田产是谁也拿不走的死物。
舒城一战,准备的说是没有发生任何战斗,赴死军就下了舒城。大伙儿只不过是在战前鼓噪一阵子而已,并没有出多少力气,忽然之间就摇身一变从泥腿子成为拥有田产的地主,这样天大的好处让许多人还不敢相信。
可手里的地契是千真万确真的不能再真,这些从北方迁徙过来的乡亲们世世代代都是贫农佃户,有一块可耕只田是几辈子人的梦想。忽然之间,这个梦想就实现了。
美好突然将领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掐大腿,掐的越疼心里愈是欢喜,这他娘不是在做梦,是真的。
赴死军分配土地的时候一如既往的慷慨,有战功的都是以六顷肥田为基础,按照军功的多少往上递增。每多斩首三个,就多六顷良田……
原来鞑子的脑袋这么金贵呀!
当时的大环境下,对于几乎所有的人来说,土地远比金银细软更加珍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