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2 / 3)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里的人们好战!
拿出去的银钱就等于入了赴死军的股份,大家都等待着分红哩。
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威望,也只有李大财神才能够掌握这笔巨大的财富,也只有把钱放到李四的手中大家才更放心。
打劫李闯的近两百万两,再加上赴死军一路拷掠沿途的士绅地主,使得李四能够迅速使用的银钱有近四百万之巨。
同样是在这一年里,已经死去的崇祯皇帝在生前能够使用的军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了。
巨额财富金山一样的砸下来,虽然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什么好事,但短期之内所展现出来的爆发性增长还是可以看到的。
伴随着白银灾难性的从大别山深处的基地流出,浙商和徽商疯狂的调集之下,所需的物资正源源不断的陆续送达,尤其是浙商从“遥远”的长江沿岸调集过来的粮食,多的令人炫目结舌。
经过李四的“调教”,乡亲们也不是只进不出,很多机巧的物件也开始制造出来,同时草芝这种发家的紧俏物品也开始交易,让很多人开始有了乐观的预期。
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把白银这种硬的不能再硬的通货看做是保值的根本。对于李大财神鼓捣出来的那些机巧之物和草芝,人们宁可用通通套现银,也不愿意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和商人交易。
这个时候,李四再一次动用强力手段和他几乎神话一般的个人威望,严禁乡民套取现银,而是刻意的任手中的白银水一般的流通出去。
当前的大环境下,物资永远比真金白银更加宝贵,这是李四的价值理念。
伴随着白银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的大量外流,在一定区域内必然引起物价虚高。只是这种这种有可能引起灾难的举动一时还显现不出,因为商人们一直在通过他们庞大的分号联号在调集分散在各地的物资,起到了一个淡化和缓冲的作用。
如果不是通过当时已经形成规模的商业系统,而是由赴死军直接采购物资的话,效率问题暂且不顾,肯定会在这个狭小区域内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人们手中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少,但是建设速度却是空前,而且赴死军一直在保持飞速扩充,这让很多人的乐观态度一直保持着。
只要赴死军准备打仗,肯定就能够收回所有的投资,甚至可以得到巨额的战争红利。
打仗是肯定的,大家又不是瞎子,谁都注意到了赴死军近乎疯狂一般快速扩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