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小号大号 (1 / 5)
霍山,昌吉隆分号。
庐、凤两府,甚至是整个江淮地区,没有人不知道昌吉隆胡家。
十户九商的庐州,昌吉隆可谓源远流长财雄势大,是徽商中最具实力和代表意义的一支。
徽商,崭腾头角于东晋末年,到南宋时候成为一股庞大的民间资本力量,尤其是在本朝初年,浙商势力消褪以后,徽商大举扩张,成为大明朝商业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和通过与满蒙贸易而飞速崛起的晋商相比,徽商集团拥有更深厚的积累和沉淀,也拥有更好的口碑。在明初洪武皇帝屡次打击浙商势力之后,浙商显得更加保守,终于成就了徽商在商业上的霸主地位。
庐州凤阳两地,最具实力的就是胡、介两家。
从北宋宣和年间开始,胡家的祖先就依靠一条扁担两个网兜,在江淮一带贩卖纸张笔墨,历经数百年的时光,以几十代人汗水,终于成就今日昌吉隆在徽商当中的霸主地位。
如今的昌吉隆早已不是当年仅仅从事贩运的小商小贩,而是集工、商、佣、典于一身的百年老号,各分号联号开遍江淮一带,就是远在广南也有昌吉隆的买卖。
店伙有些谦卑的引导下,李四进入了昌吉隆霍山分号的内院。
和当时所有的店铺一样,霍山分号也是前厅后院式结构,前面是交易柜铺,车马繁杂;后头则是店伙东家的住所,也有囤积货物的仓房,后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商谈比较大宗的生意。
当李四掏出一万两的典票,霍山分号的掌柜就知道这么一笔巨大的生意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立刻让店伙奉上茶水点心,赶紧去请这个东家出来。
掌柜虽然权限很大,终究算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真正遇到李四这样的超级大主顾的时候,还是要请真正的东家来做主的。
李四翘着二郎腿,“滋儿滋儿”的品着茶水,仔细打量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昌吉隆分号。
这间客厅布置的勉强还算雅致,一张长条案下朱漆的黄木长桌,坐器分在两旁,角落里有杆绿竹的盆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