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黄瓜如铁 (1 / 3)
李四所说的新家伙就是**,准确的说是一种类似于**的新火器。
这个冷热兵器并存的时代,刀枪剑戟与火铳火炮同时在战场出现,新式的火器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但是受技术和工艺的局限,火铳的实战效果并不是很高。
火药的普及使得这种具有化时代意义的东西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之家,但是老百姓手中的火铳实战不值一提。
作为猎枪使用的火铳不仅笨重而且击发速度慢的令人发指,而且射程极近,猎户们宁可使用方便快捷的弓箭,也不愿意携带沉重笨拙的火铳。
曾几何时,李四甚至想通过种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弄些明军的制式火铳,但是这个想法立刻就被老兵油子路丙寅给否了。
天下火器之最并不是京营的火器兵,真正大规模装备火器的军队还是辽东辽西的边防军,火器装备量一度达到三成,但是装备和使用是完全不同的量个概念。
刚投军的时候,路丙寅就是火器兵,后来才转做的弓兵。
明朝的制式火器确实比老百姓手中狩猎的火铳要精巧许多,射程也更让人满意一些,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当时明军所使用的制式火铳威力确实不凡,但是损耗率却高的吓人。
前二十此击发的过程中,火铳确实能够表现出比弓箭强大的多的威力,但击发次数一超过二十,尤其是在三十几次射击之后,枪管的开裂率几乎要达到两成。
枪管都裂了,整个火铳自然就报废。也就是说,无论多么精良的火铳,在经过几次战斗之后,也就全部报废了。
大明的匠户们依靠其庞大的数量可以弥补火铳制造的种种先天性不足,但是原材料的缺陷不是人数和精巧可以弥补的。火铳最重要的部件——枪管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冶炼技术的高下,再高明的匠户也无法弥补这一点。
所以在做了几个月的火铳兵之后,老路和他的许多战友抛弃火铳重新抄起了弓箭。
路丙寅说的现象使李四明白其中的真理:真正的火器需要先进的科技为先导,以雄厚的工业体系为支撑,才能形成战斗力。
真正的工业体系形成之前,火铳这样的武器不可能在战场上具有主导地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