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母死子贵而已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母死子贵而已 (1 / 3)
        李渊在意的是什么?

        真的是皇子身上继承自前朝皇族的血统吗?

        当然不是。

        其实,他在意的是谯王母亲背后的家族势力。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此一语,可谓是道出了杨隋代周因果。

        隋杨一族,无疑是华夏历史上外戚夺权的成功典范,李渊身为隋文帝的姨侄,怎敢忘记他们的前科。

        虽然隋朝嫡脉基本凋落,就连曾经的残隋傀儡皇帝杨政道也沦为老皇帝的衣柜**,仅能靠着“尚衣奉御”这个五品官儿的俸禄聊以度日,但其家族旁支的势力在唐朝仍然举足轻重——单单观王杨雄这一房就有中书令杨恭仁、太常卿杨师道、库部郎中杨恭道、主爵郎中杨纲等数位朝廷中枢要员,这教李渊如何不提防不忌惮?

        而且,在李曜所熟知的原史里,这几兄弟的后代出了好几个宰相和封疆大吏,其中不乏把持朝政或参与政变和搞藩镇割据的主儿,隋杨观王房在整个唐朝及五代十国乃至北宋初年都非常活跃,其家族生命力之旺盛绝非唐初便因后继乏力而迅速败落的扶风窦氏可比。

        若是杨家出了一位皇太后,人们几乎不用猜也知道他们肯定会站到护国公主的对立面,甚至对李唐王朝的统治构成颠覆性的威胁。

        所以,李曜借万贵妃之手对隋杨势力进行打击,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但政治上的较量,永远不存在非敌即友的二元概念,就是后世说出“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的圣贤,也要特别强调一句“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

        一味的压制潜在对手或者简单地把人分门别类,只会让自己树敌无数,平添无穷无尽的绊脚石,如同太极图上游动的阴阳两鱼互相轮转,刚柔相济,恩威并施才是成就王道伟业的不二之法。

        李曜直言不讳地道明原委,杨恭仁一时默然,许久之后才低低地开口道:“臣明白了,明白贵主为何要促成这桩婚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