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难得清闲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难得清闲 (2 / 4)
        兰韶英习惯性地合十道:“阿弥陀佛,这样当然最好,我都不记得耳根有多久没这般清静了。”

        自从李曜在大兴殿议事堂驳倒了陈叔达的迁都论,常来明园的访客一下子少了十之七八。

        对此,马周私底下悄悄向李曜道破了缘由:“秦王虽功业勋高,但若论朝中威望,太子尤胜许多。”

        当然,无需他人提醒指点,李曜也很清楚武德迁都之议,绝非史书上说的那般单纯。

        李建成支持迁都,不过是为了消除李世民独揽兵权的机会。

        而李曜反对迁都,也只是奉旨为老皇帝李渊排忧解难。

        其实,自唐朝建立以来,李渊对北方一直采取积极防备的策略,并不是很怵突厥人。

        不然的话,原史上这位唐高祖也不会因为听了李世民几句豪言壮语就打消念头。

        只不过,在不知情者看来,李曜这一搅合,却释放出了一种政治信号,让各个派系都对她做出了大错特错的解读,进而将她错误地归入了秦王的阵营。

        而现在秦王一党正遭受东宫的报复和排挤,难免会殃及到她。

        太子、齐王一派自不必说,为了避嫌的中立派,尚未弄清原委的秦王党,同样也不敢轻易来拜访明园。

        所以,为了重塑自身的中立形象,李曜开始闭门不出,甚至连李渊在城南鹿苑举行的围猎活动都被她以柴令武生病需要照料为由推辞掉了。

        所以,她才过上了难得的清闲日子。

        待到登上楼台之时,李曜已经切换成了一副为人尊长的正经模样,柴哲威和柴令武忙上前齐齐行礼:“弟子玄恒,玄宁,拜见师父。”

        李曜点头示意免礼,扫了眼侍立在楼台上的几个颔首低眉的男女,这些人的年纪不过十四、五岁,全都是来自内廷的宦官和宫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