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宜缓不宜急 (2 / 4)
“相如李参字,你出任伊吾郡已有四个多月,伊吾郡现在情况如何了?”马应与李参并马而行,询问道。
李参回答道:“当下伊吾郡已有近一万户,五万多人口。其中蒲类人和移支人共有三千户,汉人近六千户,羌氐一千户。除此之外,还有两千新凉军在伊吾城和蒲类城屯田,其中有一小半已经有了家室,并且主动申请落户”
听到这,马应有些惊讶,“就有新凉军主动申请落户了?”
“确实如此。”李参肯定道,“不过贾刺史怕他们脱离军队的管制后,会带着家眷偷偷逃回凉州,故而没有直接授予他们民籍,而是先编为了军户。”
马应点了点头,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贾诩在奏报上提到过,他也批阅了。
所谓的军户,有点类似后世的建设兵团,和普通民户不同的是,他们需要接受半军事化管理。而且和秦朝一样,实行什伍制,每五家为一伍,有伍长每十家为一什,有什长。军户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其实不只是军户,被强制迁往西域的民户也有类似的规定。尤其是那些得罪了马应而被强行迁过来的世家豪族,所受到的管理甚至比军户更严格!
在当下,移民实边乃在排在首要的政令,没有哪个官吏敢在这件事情上敷衍,否则的话,各郡县的御史们绝对会狠狠参他们一本。作为新设立的一个机构,这些御史现在可都憋足了劲想要证明自己。
御史天生就是其他官吏的敌人,因为他们只能通过抓住其他官吏的过失来刷政绩。
为了避免官官相护,整个御史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般情况下,升迁也好,降职也好,都跳不出御史院。县御史政绩突出的话,可以升迁为郡御史,郡御史往上还能升为州御史,再往上的话还可以调入右将军府担任御史从事,总领三州一域所有御史院的事务。
若真坐到了这个位置,那便是除马应之外,三州一域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大理院与御史院的情况相同,同样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虽然这样做不可能真的避免官官相护的情况出现,但至少不会那么猖獗。
“待那两千新凉军全部落户之后,伊吾郡将会有一万两千户,能安置得下吗?据我所知,伊吾郡适宜耕种的良田并不多。”马应疑惑道。
“适宜种植谷物的良田确实不多,但适宜种植棉花、枣树以及其他瓜果的田地却不少,同样能够养活不少人。再加上还有许多草地可以牧养牲畜,别说一万两千户,就算两万户也能安置下。”
看得出来,为了治理好这里,他确实花了些心思。可马应却认真道:“一万两千户足够了,不用再继续向这边移民。接下来伊吾郡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将这一万两千户民安置妥当,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并有能力缴纳赋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