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攻克冀城 (1 / 3)
虽说已经决定要亲自领兵前往武都郡,但河西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一时半会根本走不了。
安置户口之类的事情还好说,自有尹奉、李参这些人操持。他们对这些政务早已熟练,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真正需要马应处理的,乃是人事安排。因为从俘虏的文武百官和其子侄中招募了一些人,需要将他们安排到各个岗位上,以完善整个行政体系。
在此期间,马应和万年公主的婚事也开始进行了。虽然马应一再强调一切从简,但依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弄完的,估计要等到从武都郡回来才能真正完婚……
一个月之后,新迁往河西的人口已经全部落户。武威郡依旧是二十万人口,没怎么增加,但张掖、酒泉、敦煌和河湟,人口都已接近十五万!
于凉州而言,这么多人口,已经可以算是繁华之郡了。在这种情况下,马应都有在居延地区再置一郡的想法。
其治下之民之所以增加的这么快,除了编户羌胡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关中之民,说是在吸关中的血也不为过。
不过,有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瞎搞,关中之民外逃乃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与其让他们逃往益州、荆州等富庶之地,还不如来凉州充实边疆,为凉州永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
对此,马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况且,也只有在当下战乱时期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充实河西。若是在和平时期,就算政策给的再好也没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跑过来,不趁现在移民实边,还等什么时候?
马应发展得这么快,却是让韩遂、宋建二人心惊胆战。
当局者迷,他们原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多亏了李儒代替董卓草拟的一封书信,才终于让他们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和马应之间的差距已经这么大了!
在书信中,李儒多管闲事,帮他们分析了一下凉州的局势。大概意思是,马应治下之民众多,比他们加起来的双倍还多,待一两年后马应安顿好这些人口,不需要阴谋诡计,只凭国力就能耗死他们,轻松拿下整个凉州。若现在不联合起来拼死一搏,以后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在董卓的介入之下,两人终于放下矛盾,再次联合。而董卓也很豪气,直接为他们正名,分别册封为破虏将军和讨夷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