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 (五) (3 / 3)
李若水也不耽搁时间,立刻让这批在学习中表现出色的积极分子们,接手了刚刚赶至出来的第二套生产设备。随着设备“轰隆隆”地开始运转,高效炸药和新式炸药包缓缓被运出车间,其余的员工大受鼓舞,学习积极性愈发高涨,没几天,第二批合格员工,也顺利毕业。
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临近几个军分区小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也都纷纷组团前来取经。大伙看到李若水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下了讲台后在生产设备旁指挥若定模样,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干脆给他起了个有趣的绰号,“教头”。
林教头当年训练大宋八十万禁军,李教头则训练了六家小兵工厂八百员工。后者手下弟兄比前者略少了点,却是一样的威风。
只是威风都属于表面上的,连续百余天下来,李教头又被累得脱了一层皮。
他每天在吃饭的时候,也嚼着馒头和人讨论生产问题。躺下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在想生产问题,,午夜梦回,琢磨得还是生产问题。一有闲暇,还要考虑**的改良。若是忽然想起有什么地方自己还没搞懂,就干脆直接冲进实验室,边看书边琢磨。还有好几回,他天没亮就赶路去军区总部请教外国教授,然后赶回来监督日常生产。
就这样连轴转了三个多月,新式炸药研究的进展虽然不大,他却成为了军区里首屈一指的员工培训专家。
经过他亲手培训过的员工,回到各自的小兵工厂之后,立刻成了技术骨干。他们作为专业人员,又用在易县**的收获,来培训自己厂里的工人。如此一来,军区内几家小兵工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为提高。让负责生活与生产的政委苏醒开心得都合不拢嘴巴,逢人就说,重庆政府有眼无珠,捂着一个宝贝疙瘩不用,白白便宜了根据地。
口惠而实不至这种事,苏政委是从来都不做的。前脚在人前夸过了李**,后脚就亲自来到了易县兵工厂视察工作,收集技术资料以及大伙的经验总结,临走之前,顺便有视察了“李锋”同志的办公室,将李若水刚刚从抽屉里重新拿出来,正准备再修改一次的**,直接拿了就走。。
李若水连忙追上去,很不好意的解释,说最近太忙,还没改成自己满意的终稿。苏醒却乐呵呵的把稿子怀里一揣,大声回应,纸上写得再漂亮,不如干的漂亮,你在兵工厂的所作所为,已经是最好的入党申请。说罢,跳上坐骑,如飞而去!
这算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望着苏醒远去的背影,李若水激动莫名。可他万万没想到,“福兮祸之所倚”,有场意想不到的灾难,正悄然地向他靠近。
还在找"关河未冷
:""看很简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