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带长剑兮挟秦弓 (一)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带长剑兮挟秦弓 (一) (2 / 3)
        ”这不是,这不是心里头不踏实么?!“孙连仲讪讪点了点头,顺口低声解释。

        ”怎么就不踏实了?除了你孙仿鲁之外,国民革命军上下,有几个敢主动请缨,带领弟兄们跟鬼子正面刚?!要我看,不踏实的,应该是别人才对。你孙仿鲁,绝对无可替代!”张厉生非常会说话,短短几句,就让孙连仲心里头,如同喝了老酒一般暖和。

        但是,孙连仲却不敢露出半点居功自傲的情绪。叹息着摆摆手,低声说道:“少武兄,你就不用给我脸上贴金了。最近,最近我这几仗打的,丢死人了。你可能还没听说,我把丰城和永利都给丢了……”

        “我在路上就听说了,所以下了车之后,才赶过来看你!”张厉生摆了摆手,再度笑着打断,“丢就丢了呗,谁还没丢过县城?那两个师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头都知道。仿鲁兄也不用担心有人在背后那这个说事儿。谁要是觉得自己能耐大,尽管带着队伍上!仿鲁兄你刚好可以撤到后方去,腾出手来整训队伍!”

        “怎么可能,**那边,还担心我把队伍拉走自立门户呢。”孙连仲听得满脸苦笑,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了窗子,“他们一直就不放心我,从当初新乡改编之时起,就没放心过!唉——!”(注1:新乡改编,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下野,西北军分崩离析。孙连仲率部接受中央改编。)

        这句话,涉及到的情况太复杂,张厉生就没法接了,只能陪着孙连仲一道,幽幽地叹气。

        作为**政治部**,他非常清楚,**内部,或者说,常凯申本人,对孙连仲的态度。那就是,一定要用,却不能过于倚重。因为孙连仲毕竟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万一自成一个山头,难免就会尾大不掉。

        而老二十六路,也就是第二集团军在固安、娘子关、台儿庄和大别山等地的表现,也着实让很多常凯申(化名)的嫡系部队颜面无光。所以,在形势不那么严峻的时候,少给孙连仲一些表现机会,就成了众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那帮家伙,哪个不是人精?想坑谁,根本不会落下痕迹。随便拨了几支地方武装给孙连仲,就既搪塞了外界对他们失信的指责,又达成了削弱孙部的目标!如此短的时间,让孙连仲连整合队伍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打胜仗?

        ”少武兄,你能不能给我交个实底儿,孙某人究竟怎么做,才能让上头安心!“见张厉生忽然就变成了哑巴,孙连仲立刻就明白,自己刚才的牢骚话,不小心揭破了一个事实。咬了咬牙,哑着嗓子恳求,”你我相交也有些年头了,应该知道,我孙连仲不是个有野心的。实在不行,我辞去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去做个文官如何?好歹也让我麾下的那些老兄弟,有个出路,别再跟着我,继续稀里糊涂地浪费生命!“

        ”唉——“张厉生闻听,继续摇着头叹气。

        做文官,以孙连仲的职务和威望,至少得给个省主席才行。而民国现在总计才剩下几个省的地盘?从江苏、浙江两地撤到重庆的那帮大佬们,彼此还打得头破血流,哪可能再腾出一个省主席的位置来给”外人“?

        况且省主席这个职位,虽然没有兵权。财权,人事权,却都牢牢抓在手里。你孙连仲一看就是个不懂得”分润与人“的外行,把省主席位置给了你,别人如何继续花天酒地?!

        ”行了,当我没说!”见张厉生死活不肯给自己指点迷津,孙连仲迅速又意识到,自己连交出兵权找地方养老,都不太可能。摆摆手,双手支撑着窗台,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眼前,迅速浮现出了老长官冯玉祥萧索的模样,和昔日同僚们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