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平原忽兮路超远 (二) (2 / 3)
当然,李大眼这个**老左派,信誓旦旦地保证,去了之后,能替他解释,并且引荐他见到八路军那边的大人物。可李大眼资格虽老,在二十六路军中,却只是个小小的警卫营长,他以前的朋友,在八路军那边的地位能有多高?!(注:**左派,**中一部分进步力量。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左派主动保护延安的人,并且主动指点他们怎么对付**。)
按照李若水的人生经验,地位不够高,说出来的话就不会管用。万一八路那边,认为他前来投奔的行为,是别有用心,而李大眼的朋友,偏偏又说不上话,该怎么办?
如果李大眼的朋友,跟他多年不见,彼此之间的交情早已寡淡如水。根本就不肯卖他的面子,替自己说话,替自己担保,又该怎么办?
还有,虽然李若水自己曾经说过,只要能打鬼子,哪怕做个大头兵都无所谓。可到了八路那边之后,如真的被当做大头兵来使用,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
他的能力和经验,在于训练队伍,在于排兵布阵,在于领军冲杀。真的一对一跟鬼子搏斗,他远不如冯大器,更是比不上一身武艺的王希声。
如果被当做普通士兵,他等同于完全舍弃自己的长处。以短击长,不仅仅没有多少胜算,而且非常之不理智。
因为不理智的选择,就牺牲掉有用之身。这种行为,到底值不值得……
……
抱着跟他差不多心思的,还有王云鹏,李亮,以及另外几辆马车上,同样来自四十二军的年青人。大伙习惯了拿李若水这个团长当主心骨,所以总是眼巴巴地等着他给出答案。
可李若水自己都处于迷茫状态,又怎么可能给别人指条明路。所以,他只能一遍遍拿过去的事实安慰大伙,当初在支援山西的时候,还有河南拉练的途中,军训团曾经两次得到八路军的帮助。每一次都能算得上是救命之恩,但八路却没有主动索取任何回报。由此可见,八路军跟那些记仇的军阀土皇帝们,完全不一样!
他只能一遍遍地告诫大伙:既然是投靠新东家,首先自己得心诚,给人家干出一番事情来,然后再问待遇。否则,则落了下乘,纵使开头令自己满意,将来也会越走越慢。
他只能一遍遍地跟大伙说,如果大伙此番前去,得不到八路的信任。也不能怪人家过分警惕。毕竟,双方互相杀了这么些年,很难说把仇恨放下就放下。大伙此去,只问过程,莫问结果。哪怕结果不令人愉快,至少大伙尝试过了,将来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况且,八路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被这支八路拒之门外,说不定,另外一支八路,就恰好能跟大伙看对眼儿。大伙耐下性子,多找几个地方,总能找到一支合适队伍加入进去,继续向小鬼子讨还血债。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