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严杀尽兮弃原野 (四) (2 / 3)
一部分壮丁追悔莫及,惨白着归队,同时在心中暗骂王希声的祖宗八代。一部分壮丁则选择了认命,耷拉着脑袋跟在各自的排长身后,亦步亦趋。还有一部分壮丁,则始终高高昂着头,大步流星。他们都是爷们,他们说话算话。无论是抬着担架去救人,还是拿起步枪上战场,他们都不再退缩。
最后这部分壮丁,抬了几次担架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士兵。他们很快就将手里的担架,换成了步枪。他们与独立旅的老兵们一起,用并不熟练的动作,组成了新的防线。他们鲜血很快与老兵的鲜血混在一处,染红了整个山岗。
而前两种壮丁,在抬着伤员,往返前线多次之后,其中大多数人,也变成了第三种。他们也陆续将手里的担架换成了步枪,他们也陆续走进了战壕。他们也陆续变成了真正的士兵,与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士兵一样,笨拙地战斗,无声无息地死去,前仆后继!
九月的大别山,本该是漫坡金黄,瓜果飘香的季节。然而,1938年九月的大别山,每一寸土地,却都变成了焦土……
日军发射的炮弹,不分昼夜的在空中呼啸。无穷无尽的炮火,将成片成片的树林点燃,变成一座座巨大的火堆。
笨重的坦克,将所有能看到的山路,都给压变了形。疯狂的重机枪,将山坡表面,犁出一道道垄沟。巨大的航空炸弹,不定期地从天而降,在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上,炸出一个个丑陋的深坑!偶尔落下的毒气弹,则将死亡和恐惧四下播散!
每一次日寇轰炸机的到来,都意味一次灾难。
因为中国军队既缺乏防空手段,又没有对毒气的报复能力。所以,轰炸机加毒气弹这种组合,就成了日寇的首选。
很多刚拉上战场的新兵,连枪都没来得及放,就倒在了毒气之下。
很多身经百战的老行伍,就因为撤出阵地慢了一步,便被毒气活活熏死在了坑道当中。
有一次,日寇的飞机,竟直接将毒气弹丢在了孙连仲的指挥部附近。亏了那天风刮得大,方向又是朝东,才让整个指挥部的军官们幸免于难。
孙连仲将军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之后,怒不可遏。抓起**就要亲自带领卫队去炸鬼子的飞机场。亏了参谋长鲁崇义和副总指挥田镇南两个死死抱住了他的腰不肯放手,才没因为一时冲动,而成为阵亡在战场上的第一个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注1”佟麟阁,赵登禹,王铭章三位将军,生前都是陆军中将,死后追赠上将。而孙连仲在一九三六年就是加衔陆军上将,实授中将。)
因为与小界岭总指挥部距离很近的缘故,李若水所在独立旅,也受到了日军格外“照顾”。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和毒气弹四处开花。虽然有王希声在后方不断给他补充新鲜血液,但随着时间推移,刚刚恢复了一点儿人员规模的独立旅,迅速又变成了独立团,独立营。
饶是如此,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个,依旧死战不退。直到十月二十一日,旅长老徐,亲自带来了**的撤离电报,大伙才收拾起仅剩的三百多名弟兄,朝襄樊一带转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