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生物版仿生机动装甲 (4 / 7)
在微观角度而言,这种新型材料以盘绕弯曲的碳纳米管为主体框架,中间零星散布着许多800x800左右碳原子组合的石墨烯碎片,中间夹杂着许多破损生物大分子,被点解的氨基酸、蛋白质解离物,这些物质恰恰形成的填充在石墨烯碎片当中的中间复合材料;
整体而言,它含水量极低,平均密度只有水的27%,比活体铁线虫低了2/3,抗拉属性却是标准钢的三倍,蓄电效率是市面上最高效锂电池的20倍。
后面两种属性,再加上高效电能动与能转换属性,最后被张骞加以利用,终于制作出了这种**巨大版生物机体。
对于拥有智能电脑的张博士而言,具体制作办法也简单:仿生,纯仿生!
以人类为样本,首先用轻便而又足够牢固的钛合金制作出一个巨大骨架,然后以铁线虫尸为‘肌肉纤维’,8000-3万的数量组合成不同的肌肉模块,再把肌肉模块装到钢铁骨架上,或串联,或并联,又用高效而又足够结实的金属导体模拟‘肌腱’,就这么如同人体肌肉一般互相纠结之后,一个生物版仿生机械人被制造出来了。
当然,空有一副躯体当然不行,你得有指挥身体行动的‘大脑’。
这个问题对别人来说也许千难万难,然而对于张骞来说,只有半颗星难度:因为他可以批发智能电脑程序……
对呆板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会首先想到500多数量的乘积,脑子会突然浮现一个巨大天文数字,一脸懵逼:如果一个组合对应一个最基本指令的话,那么总的动作指令数据库可以有多大的文件?不得行不得行,,搞不定。
呵呵,其实完全没必要想得这么复杂。
事情不是这么算,算起来一块肌肉只是对应一个指令而已,就是互相联动动作的时候,也不是所有肌肉块都需要联动。
比如说,你动手到时候就没必要动眼皮肌肉,不是吗?
人体运动学,其实许多动作都只需要动用有限肌肉部位而已,运用的仿生学中,一个动作对应一个小指令集,具体分解成许多局部动作之后,其实只需要不到一千个小指令集。
而为了将运算资源尽量节省下来,张骞把500来块仿生肌肉各种运动方式的组合计算出来,以硬件芯片固化方式,形成一个固化指令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