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弘光皇帝(上) (2 / 3)
北方两强相争,南京是否应该有新的动作,国策要不要改变?这是很多大臣内心的想法。
但不管其他的大臣或者皇帝怎么想,马士英和阮大铖着实被汪兆麟说的心动不已:有一支能听命与自己的军队做依靠,那他们绝不会再畏惧左良玉。对付那些东林,也会更有把握。
他们打算和皇帝说一说这个事情。
古老的南京城北倚长江,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水源充沛,运输便利,是水运集散地。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位于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地方,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开国功臣中的徐达大将军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先皇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西南一带。
汪兆麟和方不同就是在此处蛰伏,等待时机。
今天是弘光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宜出行,宜交友。
汪兆麟接到了马士英的邀请,让他一同去皇城内同当今圣上谈一谈。
走在南京城大街上,汪兆麟和方不同心里五味杂陈,既恐慌又欣喜还有一些担忧。他们不知道未来如何,只能去搏一把看看运气。黄历不错,希望自己的运气也不会太差,这是二人心里的真实想法。
照例,到了皇城脚下,二人分工明确:汪兆麟主游说,方不同主探查打点。
太监韩赞周和田成均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尤其是韩赞周,眼下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田成是老朋友,需好好维护关系。他们二人带来的口信将会决定汪兆麟和方不同下一步的动向,是撤回还是继续潜伏全在此一举。
皇城在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外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这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供人出入。
汪兆麟进了皇城之后,由马士英派来的宦人引导,继续前行,直到穿越午门,进入宫城。
宫城,也就是紫禁城,当前的大明帝国核心所在,偏于南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南北长达五里,东西宽达四里,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宫城城垣上开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等几座城门,能出入这些城门的,非王公大臣及皇帝特招的人不可。
他边走边看,细细的品尝着紫禁城的滋味:作为一名地方官吏,他少有入京的机会。南京虽不是眼下大明真正的京师,但太祖皇帝时期,它也确实是京师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