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朝新政移民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朝新政移民局 (1 / 3)
        从有史以来,游牧打败农耕最成功的记载也只是成吉思汗。多数时候,中原的农耕文明还是能够抵挡得住北方游牧的。

        但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那就纯属吊打。小小的日本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就敢于吞掉广阔的大陆,还差点成功了。

        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大机器生产,用机器来代替传统的人力,其效益远远是人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几千倍。

        而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是两个严肃:技术和市场。许多人总以为中原的落后仅仅只是技术落后,只要技术赶上来了,就一定吊打别人。殊不知,如果中原的技术只是和欧洲同步,面临的就是英荷之战一样的战争,甚至亚洲和欧洲的对决。

        欧洲工业化,是因为有世界广阔的市场,而日本工业化的崛起说到底还是依托了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喂饱的。

        如果大明想要快速走工业化道路,处于工业萌芽状态的大明,对市场的需求甚至是大于对土地的需求。只要有足够的市场,工业规模就会立刻膨胀起来。

        然而,我们却在后世看到工业大发展的后果居然是人口的停滞甚至是生育率的降低。

        试想一下,如果中原文明在大明时代就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那么这个种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就是自己把自己的人口禁锢在两三亿这个基数上了。这个后果很可怕,因为欧洲人口一直在增长,一直在殖民新大陆,为欧洲新出生的人口腾地方。

        所以,大明现在需要攀科技树,但是却不能彻底放出工业化这头怪兽。相反,大明更应该大力维持一段时间的农耕文化,而且更应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

        只有足够大的人口基数和足够大的地盘,才能让这个种族立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朱由检阻挡了电力学在大明的应运,但是他又不想阻止电的科技发现。

        另外一方面,在出现大规模资本之前,率先出现国家资本,这是朱由检最能控制经济的办法。大明现在的进出口贸易还处于朝廷引导的状态之下。

        国内的传统贸易像盐业已经被收回,新的贸易还没有快速成长起来,这个过程中,国内是非常平稳的,没有出现贫富差距的问题。

        南京城。

        皇帝回南京之后,冬天已经来临。然而,在所有人都期盼新的一年会有好消息的时候,朝廷颁布了一道让所有百姓目瞪口呆的政令,一个近几十年让无数百姓骂娘的名词,在沉睡了几年之后又苏醒了过来:辽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