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 (3 / 4)
        “不,通知前线,对于北上的学子,不要过于阻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为什么?这些可都是人才啊!”黄宗羲非常不解,皇上连普通百姓都要跟洪承畴去抢一下,怎么到了人这里,反而放任他们流失呢?

        “这些北上的生源,不是朕想要的人才。弃我大明者,非我大明之民。早去乃是我大明之福。”

        好吧,朱由检这话很硬气。都已经准备背叛大明的人,留之何用?这个理由,黄宗羲没办法反驳。

        “皇上,我们要不要也增加一次恩科,再选拔一批士子出来?”黄宗羲想了想,还是有些心疼这些人的流失,既然不能劝皇上阻拦他们北上,那就想办法在南方留住。

        朱由检想了想说:“恩科就不必了。我大明于后金不同,他们的第一次恩科并不成功,选取的人才不多。加上洪承畴的人口政策,有大量新人填充。所以,后金有举行第二次恩科的必要。此举是给新进入后金人的一次机会。

        我大明去岁已经是网尽南方的人才了,并不适宜再一次开科。不过,今年西部改土归流,也需要一大批官吏去西部管理百姓。

        朕以为,当前应该擢升江西、湖南当地的底层官吏派往西部,另外可从去岁落选的举子们中间选拔一批人才充实到江西和湖南去,填补落下的空缺。”

        开发湖北,是朱由检的既定构想。而要想稳定住湖北,首先要稳定住湖南和江西。这两个省的基层一直没有动,还不知道已经腐烂到什么程度了。

        朱由检的做法是先把基层官吏升一批上去,调到西部。再重新招一批新鲜血液,给这两个省来一次大换血。

        “不以恩科公开取录,恐学子们有非议。”黄宗羲赞同朱由检对科举的看法,但是大规模的录取学子,又不是正式的科举,还是会有人有意见的。

        “这是朕的恩典,他们有何异议?朕以为,这次的小规模取录,当称之为“小恩科”,可以跟乡试一样,在各省举行。录取科目同去岁例!”

        每三年一次国考,对于这个时代有些劳民伤财。朱由检以为不如效法后世的高考,在各省举行。由京城考试转变到地方,也是对考试重要程度的一种降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