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杀高起潜以儆效尤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杀高起潜以儆效尤 (1 / 4)
        历史上的火耗问题,一直到雍正朝施行火耗归公,才开始解决。火耗问题是地方官吏贪污的一大毒瘤,雍正就因为施行了这些政策才被人反对,反对的人还编撰了各种故事来损他的形象。

        其中有吕四娘、血滴子、改字篡位等等野史,被后世改变成了无数的影视作品。

        可是单纯的火耗归公只是把火耗费用转嫁给了官方承担,而要想降低火耗防止当然是发行良币,雍正没有发行良币,所有只能算成功了一半。

        银子是大明的流通货币,但它不是大明的官方货币。崇祯朝的官方货币只有一种——一文钱的:崇祯通宝。

        朱由检发行新的银币和金币,等于是一下子发行了两种超大面额的官方指定货币。

        之前大家用银子习惯了,谁也没有觉得有发行大面额货币的必要,反正银子用着挺好,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小块下来当零钱用。

        这属于典型的消费习惯问题,已经形成了上千年。

        “皇上,这新币如何找零?”方岳贡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不亏是户部尚。

        朱由检笑一笑,一挥手,王承恩又拿出一个托盘,里面是几枚不一样的铜钱。分别是十文、二十文和五十文面值,样式跟银币一样,只是大小不同。

        “新的银币叫银元,一个为五钱重,面值为一银元。金币为五钱的纯金,兑换依旧是十比一。”朱由检没有采用后世六钱二的重量,而是使用的五钱七,比正常的五钱银子要多。

        但是这多出的银子也不能白亏,朱由检采用了宋应星最新的冶炼技术,在银元里加铜同时外面镀锡,使银元吹起来响亮又浑厚。既能维持制造成本,还略微小有盈余。

        这是鉴别银元的方法:加了锡的银元声音尖,加了铅的响声很小,只有加铜的才会大而低沉。

        如果有人想造假,首先得有铸造技术,第二要有配方。如果真有人傻到用纯银,那他得亏死。如果他掺假,则银元就毕竟好辨认。以这个时代的技术,一般人想弄出来很难。

        而铜币,是对银币的一种补充,作为市面上的零钱使用,其价值本身并不高,最大才五十文,造假成本也高。

        按照这种面值,一个士兵一个月的军饷就是四块银元。如果有大额交易需要,也可以采用小块的金币经行交易,数额一目了然。再也不用用剪刀剪一小块下来,然后用那种小巧的铜称去称重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