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榆树林的响马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榆树林的响马 (1 / 3)
        经过几天的商议,朱由检最后遵照阎应元等人的要求,最后决定在徐州完成一座占地一万亩的中型城池。

        按照阎应元的说法,城越大,守城的兵力越分散。城池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万亩的城,里面囤积十几万人口正好。

        另外再在台儿庄和萧县等地就地起两座棱堡式小城,起到牵制作用。城高一丈一,高度已经跟南京城持平了。

        在外墙起一道一尺厚的水泥墙,内强用石块砌,中间填充夯土层。

        徐州城内再修三条地下下水道,直通黄河水道,防止积水。整个城内的重要建筑,粮仓、司令部、火药库等全部抬高两尺。

        整个工期计划半年完成,有兵部拨款三十万两。

        阎应元特别强调,把所有驻军算上,在不征调青壮的情况下就有七万劳动力,半年时间建好应该没有问题。

        从朱由检进徐州城,在通向曹州(菏泽)和临沂的官道上,就有十几匹快马疾驰北上。

        在河南和山东交界的范县,有一个狠出名的地方叫榆园村。榆园村口有一片苍翠挺拔的老榆树林,每年暮春,榆树随风荡漾,榆钱摇落,生树成林。时间久了,榆树林横跨黄河两岸,纵横百余里,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的山东曹州一带,显得蔚为壮观。

        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是可以度命的粮食;榆园内大树参天,树高林密,周围又是水泊纵横之地,人一进入榆园,就像是鱼儿进入了大海,官府皆莫能奈何。

        艳阳高照的午时,却有几匹快马慢慢悠悠的行走在这绿荫之中。

        一些藏身密林里的乡民很好奇的看着这些人,却见他们人人被绑缚在马背上,双眼皆被黑布蒙上,不得所见。他们的周围,是一群手持刀枪棍棒,长相凶煞,却穿着杂乱的青壮汉子。

        看这些青壮的打扮,一定不是官军,他们的武器五花门,服色也是五颜六色。莫非是响马?

        对于所谓的“绿林好汉”,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别样的称呼,辽东叫“胡子”;西北叫“刀客”;中原叫“趟将”;西南叫“土匪”;而最响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响马”。再后来,有了土枪之后,很多地方也叫“杆子”。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后世统一叫“出来混的”。

        也不知拐了几道弯,过了几个村,姚海才被人一把从马上拽了下来。

        “把他们的眼罩拿了吧!”姚海还没爬起来,就听到一个阴沉沉的声音传入耳中。

        蒙眼的黑布被人摘了,姚海蒙的眼前一片黄亮亮的光线,这是蒙眼的时间太久,一下子不适应光线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