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归途 二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归途 二 (3 / 5)
        没办法,要拉东西啊!

        从十天前,老毕就开始张罗,从附近州县调集了数百辆木车,只八大晋商的家产就有八九千万两。

        粮食发下去,银子收上来,接连又洗劫了陕西、山西的诸多小奸商,以及大顺国的‘国库’,金银器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太原府。

        算上珍珠玛瑙等大物件,共装了八百七十多车,由于山高路远,大雪封路,再加上皆是重金属(金银)和各种石头(翡翠玛瑙等),一匹马根本拉不动。

        许多马车都是两匹马甚至三匹马共驾一辆车,不得已,一部分留守的辽东骑兵也失去了坐骑。

        此行除却千户所原班人马两千人外,还有负责扈从的三千辽东铁骑。

        车琳琳马萧萧,车队长龙般绵延了两三里。

        这都要走了,老毕他们竟这般没有眼力见吗?似乎昨晚就老子自己喝多了,他们一个个的都不来送送本伯爷?这也太无情了吧!

        刘鸿渐骑在马上回首望了望太原城,马车里的杨雪也是掀开帘子看着窗外。

        方敬梓感了风寒,手里攥着老爹方醒珍藏的‘白加黑’,和他的‘伯爷纺纱机’共乘一车。

        纺纱机由小方方敬梓呕心沥血一个多月制作出来,本来刘鸿渐的意思,此是小方的心血,应该由小方来命名。

        可方敬梓为人却颇为执拗,图纸乃是刘鸿渐提供,在他看来,他只不过是按图索骥比葫芦画瓢,断然当不得纺纱机的缔造者。

        最后小方同志灵机一动,干脆就叫‘伯爷纺纱机’吧,伯爷当然是安国伯刘鸿渐是也!

        纺纱机早于欧洲一百年问世,此壮举定当名垂万古,五百多年后的历史中也必会如此记载:

        1644年明朝安国伯刘鸿渐,雄才大略、颖悟绝伦,其发明的‘伯爷纺纱机’,是大明帝国复兴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