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响号角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响号角 (2 / 3)
        众人也是心中一谍,他们都知道皇帝陛下的习惯,一旦他在话语中用上联这个词,就意味着他这个表态非常严肃,如果谁要是当儿戏,后果非常严重。

        “臣遵旨众人赶紧神情肃穆地表着。

        “此外,联决定此次西征御驾亲征

        刘浩然话一说出来,众人不由为之一惊。尽管这次西征皇帝陛下将御驾亲征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现在亲耳听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陛下,我大明大军武盛海内外,西域跳梁小丑难挡雷霆一击。陛下万金之躯,如有小恙,就算是将西域夷为平地也难消一二刘基先开口道,自从江南学派被雷霆一击打下去后,他和宋谦等人便沉寂下去了,很少表什么言论。而且与刘浩然的关系也淡了下去,每次都是谨守为臣之道,没有以前谈笑风生,指点古今的默契。

        “伯温的担忧我明白,不过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上战场了,我历此战,我恐留一生遗憾。我不仅是大明皇帝,还是大明军人

        刘基听到这里,便低下又不再言语。他知道,刘浩然御驾亲征不仅仅是表面上说的这么简单,里面还有更深的原因。

        李善长和冯国用不由又互相看了一眼,心里暗暗地舒了一口气,这一次,皇帝陛下是站在他们这一边。

        李善长等胜社成员,虽然在治理民政方面颇有功力,但是相比之下思想和手段都保守了些,不仅无法灵活运用新经济之力手段,更跟不上大明日新月异的经济展。李善长第二次组阁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处理大明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这些经济问题可以说前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就算是李善长天纵英才。对应上也是有点举手无措。因此,李善长第二次组阁期间出现了不少失误。加上由于其淮西派与大工商业主的良好关系,政策有一定的偏向性。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

        相比之下业社等精英则在这方面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两三年。业社在刘浩然的支持下接过了内阁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主导权。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尽管触及了大工商业主的利益,但是也为其带来不少好处,更引起各省和地方势力派系的好评,一时间,推业社入主内阁的呼声也彼此起伏。这其中除了涉及大明新老势力交锋,也被很多人看做是其他派系向大明政坛老大一胜社淮西派起挑战,因此李善长等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刘浩然表示要御驾亲征。就无疑向天下各派系和势力隐晦地宣布。他支持胜社内阁,至少在西征完毕支前,皇帝陛下希望胜社继续领导内阁。

        分析原因很简单,业社虽然入阁呼声很高,但是真要是将内阁交给他们,没有皇帝陛下在后面撑腰力挺。是万万玩不转的,毕竟业社这帮人与胜社李善长等人相比,资历威望相差甚远。李善长等人没有皇帝陛下的力挺,照样可以将各部各省指挥得团团转,换上王侍尧,估计就会有人不服了。而这个关键时刻,皇帝陛下却要去御驾亲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皇帝陛下不打算这个时候力挺业社等人上位。

        不过李善长和冯国用等人也知道。这个时候皇帝陛下力挺自己这一系,也走出多方面的原因。李善长等人虽然搞“新经济建设”不行。但是搞后勤保障,稳定后方却是熟门熟路。当年刘浩然在定远起军。下江南,占集庆,止陈友谅,北讨张十诚,平定江接着挥师北伐,北,不真是有李善长等人在后方苦心经营。这也是刘浩然对李善长能力的一种肯定,在西征这个敏感时期,他不希望出太多的问题。

        王侍尧等人也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他们自己也承认,在这种时玄,自己的确无法做到像李善长那种定海神针般的作用。不过皇帝陛下此前已经跟他们深谈过一次,不仅交待了在西征期间他们应当注重的事项,也暗示他们做好准备,待到西征完毕,御驾回来之后就接手内阁,进行经济新改革。

        “此外还有一件事。希望在西在之前办妥,联建议将礼部裁撤。”

        刘浩然此话一出,众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各自用日光与同伴交流起来,揣摩其皇帝陛下的心思。

        礼部原本的职责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不过大明学校教育和学考的事情由学部掌管了,政考和司法考试则由吏部、法务部和都察院联手负责。藩属和外国事务由外务部掌管。而祭祀的方面的事情,皇家的祭祀则由内务局和中都留守府接管了。国家祭祀则由户部和庶务厅接管。礼部现在最关键的职责就是对邸报新闻和文化宣传等方面的监管。原本属于皇帝陛下最器重阁部之一。怎么突然说要裁撤了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