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乱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乱 (2 / 4)
        “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可是圣人在礼记中言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圣也言及。“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这也就是说,圣人和孟圣都承认人世间有人欲,而且是为大之,两位圣人并没有去要求否定这些人欲,而是要求去一己之私欲,同天下之大欲。朱子却是存天理,灭人欲,人欲一去,人无存者,届时有天理有何用?”

        “朱子灭人欲乃是说得去人之恶欲,存天理说得是求存世上真理,以真理为道,去恶欲为善,这些上岂不大同?”

        “灭人欲即是去恶欲?朱子这句话也说得太含糊了吧?治学求理除了锲而不舍,还要精准确定,是为是,非为非,不能以是非换非是。”

        “灭人欲是为去恶欲我们暂且不说,那么存天理是不是对的?人行世上,遵循的是理。无理便无礼法,无礼法则无人伦,无人伦则人同禽兽。礼记有曰,“人化物也者火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淡作乱之事”何为天理何为人欲,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既然如此,为何连朱子也忍不住这人之欲,引尼姑为妾,当时皇帝降罪,居然还上认罪表“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之千古笑柄呢?,看来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由两套标准

        经过十几年的大反思,大辩论,大明新一代学子对于古贤权威已经不是那么顶礼膜拜,奉如神明,尽管由于历史的惯性,对于孔圣人和孟圣还不敢加以质疑,但是对于还端坐在文庙里的朱子等人却不会那么客气了,知道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认同,还知道对春秋其他家的学说加以认同和引用。而这些却是旧学顽固派为之暴跳如雷,改进派为之尴尬的。

        “我们谈论的是学问而不是为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子为人有瑕疵,但是并不能就此否认他的学问。”

        由于时间并不久远。朱熹的那些“历史公案”并没有来得及被某些人掩盖在历史洪流中,所以否认是不可能的,那些可能是旧学改进派的辩论者只能从另一方面加以驳有

        话语传到马车里。其中两位年轻者不由怒言道:“这些人读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居然如此指责朱子先贤?”

        其中一位老者幽幽叹息道:“人心都散了

        又走了一段路。又一阵争论声传来了进来:“严教授的天演论说得很清楚,物竞天择。这与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似,更合孟圣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你怎么能将禽兽之论与圣贤之言相提并论?。有人立即讥讽道,自从严守慎在大明邸报上表《天演之论》,提出天下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而进化的原因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而且严守慎还指出,物竞天择也适用于人,他尖锐地指出大明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一味大弹“夷夏轩轾”否则会在历史和自然法则面前落后,从而被淘汰。严守慎更是指出。独尊一学,拘联旧,禁新锢异,泣是种违反自然法则的做法是试川永陷于黑暗之中。

        这种时代的理论和异常尖锐的抨击激起了巨大的风波,不仅固守理学的旧学派将其恨之入骨。斥之为妖言邪说,禽兽之说,就连正打着复兴春秋百家的北方学派、太平学派解。不过激进的青年学子文人却将其奉为主宝,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突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