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海洋战略 (3 / 3)
“东非商社筹赏得怎么样了?”刘浩然转向叶综温问道。东非公司这大明第一家带有殖民性质的公司从陈孝阅上次远使泰西回来后就开始筹建,而且是由海军部和商部协作筹建。
“回禀陛下,招股注资都已经完成,就等着海军这边就可以运作
“那锡兰岛建设就作为东非商社的第一期投入,没有锡兰岛海军基地的建设,海军就掌握不了锡兰洋制海权,没有制海权,一切就都是空谈。”刘浩然对叶综温说道。
“臣明白了。”叶惊温身为太平派的领军人物,对工商经济造诣很深,又曾经当过大明皇家银行的副主管,所以对于资本运作这一块是得心应手,由他出面协调东非商社和海军之间的协作,注资投股的商人们安心,海军方面也放心。
“只是这兵力调配上有些问题”刘浩然沉默了一会然后又说道:“孝林,你继续说。”
“是的陛下。如果我们在锡兰岛建立牢靠而合适的海军基地,再在印度西部如果阿地区建立几个补给点和停泊港,我们就可以向阿曼地区的大食水师起进攻。”
“根据臣的了解,阿曼大食商人可以控制的海船大约有一千一百艘,分布在东至延年港,北至印度、波斯,南至东非这一广袤的海域,而且这些船只分别隶属于也门、阿曼两地十余家大家族。”
“大食人的海船多为他们所特有的三角帆船,续航能力一般。比较灵活,也开始装备了部分火炮,但是威力与我大明海军椎差甚远。不过大食人自古就热衷于航海。他们就像熟悉沙漠一样熟悉锡兰洋。创立**教的**就曾经说过:“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也明确规定鼓励和保护商业是所有**必备的义务和道德。大食海员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研究和详细记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并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季风。正是由于我们雇佣的大食海员的引导,使得我大明探险船队能够找到从海峡南岛直穿锡兰洋抵达东非苏法拉港的航线。”
“臣认为,要想击败大食人,取得锡兰洋制海权,必须调集五十艘三级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战列舰用于歼灭大食人的船队,封锁港口,护航舰用于封锁相应海岸线已经威胁印度大6上的异动,护卫后勤航线。同时,在我大明海军取的初步胜利时,必须在东非的苏法拉、桑给巴尔岛和基瓦尔建立海军基的。遣战舰和军队据守此地,这样的话。我大明海军就可以对大食人构成了东西钳制,将其封锁在大食海域,迫使其走到谈判桌上去。”
“五十艘三级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真是大手笔。”刘浩然不由笑道,不能光看这简单的两个数字,而是要算整体的帐,五十艘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只是摆在桌面上的主力舰,还有相配置的快警戒船、护卫舰、补给舰,起码得一百艘以上,加上往锡兰岛、东非运送物资的船只,又该得动员多少船只?
而最近大明造船业尤其是战舰造船业生了一项根本性的改革。以前由于刘浩然过于急迫。大明造船业是大干快干,有点只注重度,不注重质量的趋向,随着大明海军走向世界,这一趋向带来的后果开始呈现出来,大明战舰的“维修率”变得极高。例如陈孝闲率领的大明出使欧洲船队,由于长期航行,加上期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所以这些船只回来后已经破烂不堪。全部进了维修厂,最后下来三分之二的船只必须报废。而大明海军三级战列舰,经常是一年好耗费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维修厂的干船坞里。
早期建造的巡洋舰更是如此。它们甚至需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去做保养和维护。这也是夫明海军一直未能将南海彻底平定和在锡兰洋展开经略的原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