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伐蜀(二) (2 / 4)
这就要从夏国的军政体制说起,明玉珍建立夏国之后,采取的是重臣分镇制,邹兴、吴友仁、莫仁寿以平章事官职分别镇守成都、保宁、叠关;寅英、姜猛以参知政事官职分别镇守播州和彝陵;荆玉和商希孟以宣慰使官职分镇永宁和黔南,联来明军大举向两湖和贵州讲军彝陵、播州(今贵州班知、黔南相继被大明占领。
明玉珍在的时候。这些分镇的重臣还算听话,在任上勤勤勉勉,为保卫夏国安宁和恢复生产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当明玉珍一死,幼主继位,太后听政。这个制度的弊端就开始出现了。这些地方军政大权一把抓、类似前唐节度使的重臣开始苦心经营起自己的地盘,对重庆方面不是很听招呼了。现在明军已经把整个夏国打了一个穿,重庆的君臣知道,这个时候那些终日想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重臣们估计更不会听这边的招呼,一门心思想着保住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于是重庆方面只好把球踢给下面的重臣们,让他们自行决断。
听到这个消息。吴友仁、戴寿、部兴都急了。不同的是,吴友仁是担心自己的地盘,保宁已经失去了半边地盘,而且谁也不知道神出鬼没的傅友德会不会突然又一个转身,出兵保宁,然后南下与东路明军会师。要是保宁一失。吴友仁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部兴和戴寿在担心成都有失的情况下,也在担心重庆的少主。成都一失,地处让1区的重庆就会陷入缺粮的境地,但是率兵回去驰援成都,叠州又怎么办?几路援军与莫仁寿部合在一起与东路明军对敌都打愕十分吃力,要是援军全部抽走,莫仁寿能顶住多久?一旦叠州有失,重庆就危在旦夕。
虽然平日里他们俩没少为自己谋利,但走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依然念及先主明玉珍的恩情1不能弃他的嫡子于不顾。
吴友仁第二日便向莫仁寿告辞,率所部火回援保宁。而戴寿和部兴却在为谁留下来生争持。他们俩都知道,去成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留在叠州绝对是九死一生。最后戴寿拗不过部兴,留下三千精兵,自率一万兵马回援成都。
过了两日,翟塘关的南北城寨被轰得七零八落,江上的铁索也因为岸边的石柱被击毁,全部断落江中。
“思本,你来看看这东西。”朱亮祖将一块木板递给了李文忠。
李文忠细细一看,上面书着某月某日明军攻取德阳。
“朱将军,难道傅将军在西边碍手了?”李文忠惊喜地问道,他早就对朱亮祖这些日子来慢慢吞吞地攻势产生了疑惑,现在他对明军作战方式的理解,枢密院参军总署的那帮人不会傻到只让一路明军西征伐蜀。现在巴蜀的北边也是大明的地盘,最好的战略就是东边牵制,北边奇兵南下,武沿江直趋重庆,或西入成都,动其根本。
“是的。”傅友德、徐达会分兵南下这一战略枢密院参军总署只告知了朱亮祖一人。但是他相信,凭借李文忠的聪明,应该猜到这些。
“朱将军,该是我们总攻的时候了,末将愿为前锋。”李文忠略一思量便建言道,既然自己这方都能从“漏网”顺江而下的木板知道西边的动静,夏军也应该早就知道了,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士气大落,而且肯安会分兵西援,加上明军这几日用火药和钢铁进行“土木工程”程塘关固如金汤的防御已经被摧毁大半,该是趁机下手的好时机了。
“明日总攻,思本,你率第十六师为主攻,全力攻击南城寨,第二十师攻取羊角山,第二十二师长江第一舰队一部取墨叶渡夏军水寨。那两艘火炮战舰和网抵达的甲三百五十六重炮团归你指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