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分省(二) (2 / 4)
“丞相。前宋在各路设四监司。帅漕宪仓。与丞相的三司异曲同义。只是四监司以下各州府有多官。于是路与州府长官的关系就以品秩高低来决定。样的地方机构。自然会出现许多紊乱的现象。因此只可借鉴不可取。”秦从龙徐徐言道。
“而前唐在地方设节度使和观察使。又太重。而府州县诸官又关系复杂。也不可取。因此属下认为。可吸取前唐宋的经验。在各设一文职。以为一省之长。设一军职。以为一省总兵。而按察司持掌司法裁决。公律法之平正。权柄太重。所以不可为一职。可设多职。合议定案。”
秦的建议是抬高各省军政长官的地位和权柄。但是他又将自己执掌的按察司摘了出来。按察司持掌司法裁决下来的结果连各部各省都必须照行。不违。当然权柄甚重。所以他才提出设按察使多人。以求制衡。
听完秦从龙的建议。浩然开始思量起来。他在脑海把自己所知道的明清和民国等近代代的地方官制一一对比一下。寻找合适的设置。总督和巡抚不行这两个官职原本是属于中枢特派监督地方的官职。权柄太重。与自己的初衷相左。不可取。想了想。浩然觉的自己的各省分三司的思路没有错。只是拘于
。让各省的一省长觉的有点委屈。而秦从龙来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其实对己分三司的本质却是一点反对意见都没有。只是建议换个官职名号而已。
想到这里刘浩然着开口道:“三司就三司与各部诸司相似也无所谓。是丞相府。难道与诸府平级不成。”
听到这话。人不由笑了。与司都是虚名而已。只要品秩上去一切都好说。
“为了让各省布政使安心。我建议各省县令县丞等正副职由布政司合议定夺。吏部报--就好了。如何?”
听到这里。大家议了一番。对于如此增强布政使的权力没有什么意见。要知道。原本之长上马军。下马管民中间还要管刑狱。现在被连剥了两项重权。不给点点不行。
“那好。三司就这定了。布政司设布政使一名。一省之长。参政四到五名为布政副职。凡诸省重大决策人任命均用布政使参政合议决定。”
“丞相。这合议决定又是怎么回事?与按察司合议裁决有何不同?”刘基突然开口问道。
“合议决定就是由于各省重大决定是布政司做出。但是布政使一人不能代表整个布政司。不是还有参政吗。所以必须开会合议多数人同意方可以布政司名义下达和上报。”
要是也有穿越人士在场。定会。你刘浩然不是想搞什么常委会吧。还真别说。这布政司合议还真有点常委会决议的道。要知道GC玩民主与集中可是高手。但是在场众人听来却觉刘然又在玩权衡。你布政使不是一省之长吗。我就你来个布政司合议。你要想专权除非你把其余的参政都拉拢好了。可有难度啊。家也想当布政使呀。而且这也符合刘浩然常常讲权利与义务权责相连的思想。一旦布政司出问题犯错误了。布政使第一个跑不掉。你几个参政也不要想推卸责任。因为这决策是经过合议以布政司的名义施行的你要想背后弄手脚也的掂量一下。
朱升陶等刘浩亲近之人却在心里暗暗敬佩。想不到丞相玩政治权衡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以前主猜忌臣下专权是常有的事而当臣子的也对这一点畏忌如虎。生怕一不小心踩了地|'现在好了决策由合议而出。不怕别人说我专权执行起来底气也足多了。
“是的这项政策省到县循行。府除知府外。另设副职同知四到五人。各县除知县外设副职县丞四到五人。各分管一摊。”刘浩然当即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