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 (3 / 4)
不过去那边当官可不是好差事,西夏故地因为疫病的缘故要封锁三年,丰州就是河套地区,目前是军城,没有百姓,也就没有地方官。
而平州、应州和朔州因为是前线,比较危险,一般官员都不愿去,否则范宁府上的门槛早就被踏断了。
苏辙却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不愿在陈州虚度年华,他顿时大喜,连忙施礼道:“感谢范相公的安排,我愿意去应州。”
苏轼却有点担心,他犹豫一下问道:“应州会和辽军爆发战争吗?”
范宁微微笑道:“放心吧!宋军在应州有八万大军,杨老将军亲自坐镇应州,辽国已经有放弃大同府的迹象了,相反,倒是平州比较危险,尤其辽西走廊划给了平州,那边才是辽国虎视眈眈之地。”
范宁又对苏轼道:“你们下午还是要去拜访一下我岳父,他是你们恩师,也一直惦念着你们,他可能就要退仕了,临退之前可以再帮子瞻一把!”
........
和苏氏兄弟告别,范宁也回了自己府中,他是昨天晚上才到京城,今天休息一日,明天进入朝堂。
范宁回到府中,在自己书房内坐下,他还在想苏氏兄弟之事,范宁虽然帮助了苏辙,但他并不想过多干涉苏轼的人生轨迹,苏轼很多名垂千古的诗词都是他失意时写出来,如果他仕途顺利,恐怕他就会醉心于权力,而无心寄情于山水了。
比如苏轼的新任命已经下来,将出任密州知事,如果这时候自己将他调入朝廷,那么《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恐怕就不会再有了。
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痛苦的凝炼,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他才会留下那么多伟大的作品。
这时门开了,妻子欧阳倩端着一壶茶进来,欧阳倩嫁给范宁也有十几年了,她本身比范宁大三岁,不过保养得很好,看起来还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只是她体型稍显丰腴,更有一种成熟的韵味。
“这茶刚煎好,夫君赶紧趁热喝,别让它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